南汉——披荆斩棘终立国,“创业”容易“守业”难

南汉——披荆斩棘终立国,“创业”容易“守业”难

朱温建立后梁后,特封刘隐为大彭郡王,驻守两广之地。此地虽距离中央朝廷遥远,但名士云集,有的是为了躲避战乱来此,有的是被流放的名臣后裔,还有因战乱阻隔不得北返的任满地方官。刘隐出任大彭郡王期间,将这三类人皆纳入麾下,帮他管理政务。此外,他还遣其弟刘岩,率兵平定了岭南东西两侧的割据势力,控制了岭南;后又向西进发,占领了容、邕两地。至此,刘隐已是占据两广要地的最大割据者。

公元911年,刘隐病逝,其弟刘陟(后改名刘岩)接任。六年后(公元917年),刘岩称帝,国号“大越”,都广州。刘岩自称是汉朝皇室的后裔。为了表示自己建国是为了恢复昔日的汉家天下,又于次年改国号为“大汉”。史称“南汉”。

刘岩称帝后,为了稳定边疆,与北边的“楚”和西边的“南诏”联姻,巩固了双方的政治关系。此外,刘岩亦继承了兄长刘隐的做法,厚待士人,继续招纳、任用被流放到两广之地的大臣们的后代。

由于离北方政权较远,刘岩和中原政权的关系并不密切,称帝后和后梁一直没有联系。等后唐灭掉了后梁,刘岩听说其军队很强大,担心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遂立即派人到中原探听虚实。他在书信中自称“大汉国主”,对后唐则恭敬地称呼“大唐皇帝”,还说南汉已派遣使臣,携大批贡物在途。但使者回来后告诉刘岩,后唐内部政治混乱,大乱迹象尤为明显,根本无力南下。刘岩听后欢呼雀跃,连原本就没有派遣的进贡使臣也不派了,言谈中还称后唐皇帝为“洛州刺史”,讽刺后唐的疆域狭小。

刘岩虽然有些口出狂言,但他也确有说此话的资本。五代十国中,南汉算是相对“长命”、安泰的政权了。南汉自刘岩于公元917年建国,至公元971年灭亡,统治长达五十余年,仅刘岩一人就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这在战事频仍的五代十国时期十分罕见。

公元942年,刘岩病逝,其子刘弘度继位。面对父亲留下的大片江山,刘弘度并无半点珍惜。他和历史上那些臭名昭著的“败国二世”一样,只知奢侈荒淫而怠于政事,这也给了其他野心之士可乘之机。

公元943年,晋王刘弘熙趁刘弘度不备,将其杀死,篡夺了皇位。倘若刘弘熙是因看不惯刘弘度的恣意妄为,想通过“弑兄篡位”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那么他还算得上是一代明君。历史上不乏这样的先辈,他们徒有满腔热血和政治抱负,可惜生不逢时,所以只能以背负“弑兄”之罪作为代价,来实现政治抱负。但刘弘熙绝非这样的人,他之所以篡位,完全是觊觎帝王的权威与财富。他的荒淫残暴更甚于刘弘度,使两广境内的阶级矛盾愈加尖锐。南汉政权经历了刘弘度、刘弘熙两位无耻皇帝之后,再无复兴的可能。

公元971年,宋军进攻南汉。南汉军队无力抵抗,南汉末代皇帝刘继兴投降,南汉从此灭亡。

趣味链接 刘岩的暴行

南汉帝王中,开国之君刘岩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但他在历史上也存有诸多被人诟病的暴行,奢侈就是其一。刘岩统治后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造极尽奢华的玉堂珠殿。该珠殿里的金银珠宝、奇异珍玩一应俱全,令人眼花缭乱。此外,刘岩为了巩固统治,常用炮烙、截舌、灌鼻、刀锯等酷刑来处决犯人,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刘岩还喜欢观看行刑场面,看着受刑人痛苦挣扎的表情,他竟高兴得手舞足蹈,嘴里还念念有词,口水都流了出来。大家都以为他是怪物投胎。刘岩死前对自己的儿子们很不满意,说子孙们都没什么才能,结果他之后的皇帝皆为暴君,国家没多久就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