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泉之战——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

阪泉之战——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

炎帝在涿鹿之战中屡屡败退,若不是黄帝及时营救,恐怕早已死于蚩尤麾下。涿鹿之战后,黄帝在联盟内部的威望日益上涨;而威信不再的炎帝只能通过重燃战火,与黄帝反目,才能一洗一战即溃的耻辱,重振往日的威严。因此,涿鹿之战的硝烟刚刚散去,炎黄联盟内部又爆发了新的战争。

黄帝部族的主力军因经多年才打败蚩尤,所以涿鹿之战后,疲累不堪,而一直屯兵于阪泉的炎帝部族,情况则恰恰相反。所以炎帝看准时机,向黄帝部族发起攻击。黄帝对炎帝反目宣战感到十分意外,虽经多次和谈,但终不能消解炎帝作战之欲,于是黄帝只能带领自己的部族与炎帝部族于阪泉激战。

战争伊始,黄帝亲率六部之军向阪泉进军,炎帝自然厉兵秣马,严阵以待。原本疲于作战的黄帝军队加之舟车劳顿,更显疲累,因此交战两日,数量占优的黄帝军队仍不胜而归。

到了第三天,两军相接之际,黄帝突然摆开七星北斗军阵。其以虎部军队为首的斗魁,立刻形成了杓头一样三面包围、一面开网的阵势,旋风般卷向炎帝所在之处。

炎帝见势阵脚大乱,急忙夺路而逃。但无论怎样逃窜,炎帝始终逃不掉黄帝布下的合围军阵,体力不支的炎帝只能投降以求保住性命。

黄帝“内行刀锯,外用甲兵”,通过阪泉之战,既平息了联盟内部的纷争,又建立了新的统治秩序,黄帝成为包括诸夷在内的更大规模的部落首领。从此,黄帝部族成为不断融合各地部落的核心力量,而黄帝也受到后人尊崇。

趣味链接 黄帝是三皇之一,还是五帝之一?

三皇的说法自古不一,一说为伏羲、女娲、神农氏;一说为燧人氏、伏羲、神农氏;一说为轩辕氏、神农氏、赫胥氏;一说为伏羲、神农氏、祝融;等等。几种说法虽然各异,但这些说法中的伏羲、女娲、神农氏、燧人氏、祝融、轩辕氏、赫胥氏都被后人视为华夏远古时期有助于文明进步的英雄人物。

五帝一般公认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黄帝被列为五帝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