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刘、项之争暗流涌动
项梁所立的楚怀王与众将早就有约,谁先入咸阳谁就是王。在所有起义军中,项羽的实力最强,他本以为秦都咸阳是他的囊中之物,但刘邦却乘项羽在巨鹿与秦军殊死搏斗之际,先行一步,进入关中,逼迫秦王子婴投降。
当时子婴据守着咸阳孤城,既无守城之力,亦无可战之兵,而刘邦大军此时距咸阳不过百里之遥。如果刘邦起兵,子婴必死。面对刘邦“约降”的最后通牒,子婴只得下令其残部停止抵抗。
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素车白马,封皇帝之玺、符、节”,于咸阳以南五十里的枳道,恭恭敬敬地向刘邦投降了。自此,秦朝被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军彻底推翻。秦始皇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维持了十几个年头,就拱手让人了。
巨鹿之战后,项羽即刻挥师直逼咸阳。在得知刘邦进关后,他愤怒地攻下函谷关,准备杀入咸阳兴师问罪。而项羽阵营的项伯,因担心自己的救命恩人张良受到连累,连夜到刘邦军中劝说张良逃走。张良将情况反映给了刘邦,刘邦担心不已。在张良的陪同下,刘邦会见项伯,再三说明自己并无反项之意,并央求项伯替他说情。为了说服项伯,刘邦还答应等以后有了子嗣,与项伯结为亲家。项伯碍于情面,答应了刘邦。
次日清晨,刘邦带领张良、樊哙等百名将士来到鸿门,当面向项羽谢罪。刘邦一见项羽,便痛哭流涕道:“项王明鉴,您为破秦立下汗马之功,我等怎敢和您争夺关中之王?我虽先行入关,对关中子民‘约法三章’,但并无称王之心。能和项王结为异姓兄弟,实乃三生有幸,又怎会做出不顾兄弟情义之事?遂恳请项王不要听信小人之言,一定要明察实情才是。”
项羽看到刘邦如此低声下气,颇为高兴,便让刘邦坐下一起饮酒。
项羽
刘邦
项羽身边有一谋士名叫范增,刘邦能骗得过项羽,但却骗不过他。在他看来,刘邦如此低声下气只不过是在做戏罢了。于是,当他确定项羽已无铲除刘邦之意时,便命手下武士项庄上殿舞剑助兴,借机刺杀刘邦。项伯机敏,立刻意识到范增之谋,遂主动请命上前,与项庄对舞,实则暗中保护刘邦。而聪明绝顶的刘邦怎可能不会意?于是趁上厕所之机逃之夭夭。
待刘邦走了多时,张良才面告项羽:“沛公不胜酒力,不能面辞,特委托我献给将军白璧一对,献给范将军玉斗一对。”范增一听,当场摔碎了那对玉斗,说了一句:“竖子不足与谋!”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在这次刘、项会面中,项羽失去了铲除祸患的最佳机会,也为后来的兵败埋下了伏笔。
趣味链接 刘邦的“约法三章”
刘邦进驻咸阳后,封秦之珍宝,废秦之苛法,与关中子民约法三章:“杀人者处以死刑,伤人及盗窃之徒酌情治罪,部分秦朝地方官留任原职以维护社会秩序。”
刘邦的“约法三章”,一方面是重建封建法制的开始,另一方面也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因此得到了关中各阶层人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