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起义——王莽新政败亡
王莽称帝后,企图通过改革以缓解社会危机,然而由于其改革措施严重脱离实际,既触动了豪强地主、商贾和一部分官僚贵族的既得利益,也给广大下层百姓带来了极大苦难,所以遭到举国不满。加之王莽滥用刑罚,妄兴兵戈,至新朝末年,社会危机严重恶化。朝不保夕的贫苦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除了用最激烈的斗争去争取生存的权利外,再无他路。遂王莽称帝后不久,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就已在各地点燃。之后,星星之火越来越旺,最终变成燎原之势,将王莽以及他所建立的“新朝”推入深渊。
公元17年,王匡、王凤二人率领数百农民起义军,抢了官仓的粮食,以绿林山为根据地,拉开了农民起义的序幕。人们将其称为“绿林军”。
起义初期,绿林军先后占领了多座城池,队伍不断壮大,王莽多次派兵镇压也无济于事。不久,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许多绿林好汉得病死去。绿林军只好分几路转移,一路占领了南阳,一路占领了南郡,一路占领了平林。
正当王莽政权分崩离析之时,一些对王莽政权不满的地主豪强,也以各种形式从事反莽活动。一些西汉宗室要么直接加入绿林军,要么起兵后加入绿林军。
公元23年,绿林军建立更始政权,刘玄称帝,封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其后又派王常、刘秀等人统率军队,迅速攻占昆阳、定陵等地。王莽闻讯后,派大司空王邑、司徒王寻征发各郡精兵四十二万,将昆阳层层包围。此时的昆阳绿林军仅有八九千人。刘秀等主要将领经过商讨,决定由刘秀冲出重围,联合其他处的起义军来援助昆阳,其余将领则死守此地。
面对易守难攻的昆阳,王莽大军数次强攻均遭失败。而刘秀在成功说服外地起义军来援后,便迅速组织一支一万余人的冲锋队杀向王莽大军。死守昆阳的更始军见援军一到,士气大振,趁势出击,内外夹攻王莽大军。四十多万人的王莽大军迅速溃败,王莽逃回洛阳。而绿林军乘胜追击,最终将王莽斩杀。王莽新朝即告败亡。
趣味链接 赤眉军
和绿林军同时起义的,还有樊崇领导的赤眉军。公元18年,山东琅玡人樊崇于山东莒县聚集百人发动了起义。他们以泰山为根据地,不到一年时间,就发展到一万多人。因为他们都把眉毛涂成红色,所以被称为“赤眉军”。
早在绿林军攻占洛阳的时候,赤眉军的势力也进入了中原地区。其首领另立旗帜,与绿林军相抗衡。公元25年,当绿林军主力刘秀正忙于关东统一战争之时,赤眉军趁机攻入长安,杀死更始帝刘玄。刘秀听闻,迅速杀回,与赤眉军大战数月,终将赤眉军全部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