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分裂——东西魏各自为政,北方统一局面被打破

北魏分裂——东西魏各自为政,北方统一局面被打破

北魏后期,政治腐化,其内部权力斗争不断,中央集权渐渐丧失,加之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使大批农民家破人亡,最终“六镇起义”爆发。矛盾重重的统治集团无力控制混乱局势,遂给了边镇豪强迅速发展势力的机会。这其中,尤以秀容的尔朱荣发展最为迅猛。他在动乱期间,聚结北方各路豪强,大力镇压起义军。最后他不但平定了叛乱,还掌握了北魏大权,坐镇晋阳遥控朝廷。

公元528年,胡太后毒杀孝明帝,拥立三岁的元钊为傀儡皇帝,自己独揽朝权。尔朱荣以给孝明帝报仇为借口,进军洛阳,将太后身边大臣相继斩杀,并杀害胡太后和元钊皇帝。其后,尔朱荣效仿胡太后,拥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孝庄帝,然后将朝权独揽于自己手中。然而,孝庄帝不甘受其摆布,暗中联合其他势力,在尔朱荣朝见自己时,亲手将其杀死。

动乱年代的杀戮好比连轴转的车轮,你杀了甲,就会有乙来杀了你;乙杀了你,又会出现个丙,以“替你报仇”为名,来杀掉乙……历史如此反复,所以杀戮也会如此反复,直到车轮停止转动。

却说孝庄帝刚把尔朱荣杀死没几天,就被尔朱荣的堂侄尔朱兆杀害。尔朱兆杀死孝庄帝后,自然也效仿“先辈”,拥立傀儡为帝,然后独自擅权。可尔朱兆是有勇无谋之辈,根本没有能力控制日益混乱的局面,于是各地势力又纷纷趁机割据,发展兵力。这其中,以东方的高欢和关中的宇文泰权势最为强大。

高欢曾是尔朱荣手下大将,一直被尔朱荣视为隐患。尔朱荣死后,有人曾劝掌权的尔朱兆不要让高欢出外带兵,但他并没有采纳。之后,高欢迅速发展壮大,很快诛灭尔朱兆,拥立元修为傀儡皇帝(孝武帝)。然后他以晋阳为根基,派兵征讨四方,逐步平定了战乱。正如前文所述,高欢能杀掉尔朱兆,那么他亦会面临被杀的危险。给他制造麻烦的正是被他捧为天子的孝武帝。孝武帝由于不甘做傀儡,于是密诏关西大都督宇文泰,准备谋杀高欢。而高欢并非等闲之辈,他引前史为鉴,早就做好了准备。当他得知宇文泰与孝武帝联手的消息后,即刻兴兵进攻洛阳。孝武帝抵挡不住,出城西逃,后遇宇文泰派来增援的李贤,遂躲过一劫。

后来孝武帝在李贤的护送下,平安进入长安。但他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命运的“车轮”,惨死于宇文泰之手。随后,宇文泰拥立元宝炬为帝,定都长安,重开大业,史称西魏。而高欢因惧于宇文泰之兵力,放弃兴兵讨伐,拥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亦重开大业,史称“东魏”。

自此,北魏王朝彻底败亡,东魏、西魏开启了各自为政的历史,而北方的统一局面亦随着北魏的灭亡被彻底打破。

趣味链接 “六镇起义”中的六镇是哪六镇?

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其首都设在平城。为了防御来自北方的侵扰,拱卫首都平城,从道武帝时期起,北魏开始在其北部边境设置边防六镇。这六镇分别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和怀荒。道武帝万万没有想到,最开始作为边防的六镇最后竟然成了北魏分裂的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