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巾军起义——挑动黄河天下反

红巾军起义——挑动黄河天下反

公元1351年,许多百姓被强征为修河工人,这次强征使原本就困苦不堪的百姓生活更加艰难。其中,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刘福通也被迫征为民工,他们决定趁此机会发动起义。

二人事先偷偷在黄陵冈埋下了一尊独眼石人,然后派人在工地上传唱一首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后修河至黄陵冈后,几个民工挖出独眼石人,不明真相的众人大吃一惊,均以为这是天命。韩山童、刘福通率领群众择日起义。韩山童被推举为领袖,号称“明王”。起义军头裹红巾作为标志,因此被称为红巾军。

是年,韩山童聚集三千人,在安徽颍上县境内举行起义仪式。但消息走漏,韩山童被捕处死。刘福通逃出重围,召集各地百姓,准备再次起兵。很快,红巾军的规模发展到几十万人。

元政府派枢密院事赫厮、秃赤率领六千名直属部下及其他军队镇压起义,但政府官兵缺乏训练、毫无斗志,见到红巾军时,还未开战便先逃跑。红巾军先后攻占亳州、项城、徐州、汝宁、息州等地。

1351年,脱脱任命自己的弟弟也先帖木儿为知枢密院事,与卫王一同率领十多万人出征。元军占领上蔡县,杀死刘福通的属将韩咬儿。次年正月,元军包围徐州,在安东、安丰两处设立元帅府,并在扬州、淮安、和州、庐州、安丰等地调集军队,准备将红巾军一网打尽。

元末红巾军起义

1352年,河南行省左丞相攻克南阳、汝宁等地,任命巩卜班为知行枢密院事,率军驻扎于汝宁沙河旁。巩卜班沉湎酒色,刘福通趁他酒醉无防备之时,将他刺杀。没有了将帅的元军如同一盘散沙。之后,也先帖木儿率军抵达沙河。是夜,军队自乱,也先帖木儿与士兵弃军资而逃,他们留下的军粮、武器等都成了红巾军的战利品。

后来,红巾军发展迅速,连连告捷。公元1355年,刘福通于安徽亳县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小明王”,建国号“大宋”,年号“龙凤”。这之后,起义军势如破竹,展开反攻,直逼大都。但大都军队不似地方军队,全国精锐尽聚于此,红巾军战败。

之后,红巾军受到多方攻击,同时内部分裂,势力渐弱。然而,起义斗争并未结束,它一直持续到元朝的灭亡。红巾军起义,对蒙古贵族形成了致命的打击,极大地动摇了元朝的统治。

趣味链接 明教真的存在吗?

看过《倚天屠龙记》的朋友一定都听说过“明教”。据说,这并不是金庸的杜撰。

明教原名摩尼教,诞生于古代波斯,于六至七世纪传入中国。其信徒将现实的政治秩序视为黑暗的代表,盲目追求光明,因此一直遭到官方禁止。为改变自己的形象,该教常把自己与佛教的白莲宗联系起来,故名为“白莲教”,后改名“明教”。元朝建立后,蒙古人不清楚明教与其他宗教的区别,允许其发展。然而,明教的宗旨从未改变,甚至有许多反抗异族统治的汉人通过明教的宗教掩护来进行活动。明教的著名人物有韩山童、刘福通、朱元璋等。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深知明教之影响,下令取缔明教、白莲教等。明教于明清之际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