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西晋灭吴
2025年10月14日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西晋灭吴
蜀汉灭亡后,司马昭本打算篡魏建立新朝,从而实现自己多年来的帝王梦想,但还没来得及做皇帝,他就病死了。公元265年,其子司马炎逼迫魏帝曹奂“禅让”帝位给自己,是为晋武帝。他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公元252年,孙权病死,东吴的政局陷入动荡。公元263年,暴君孙皓继位。他不仅粗暴骄盈,暴虐治国,还好酒色。另外,他还把拥立自己的家臣统统杀掉。后又把都城从建业迁到武昌,引起长江下游人民的普遍不满,农民起义时有发生。孙皓只好又将都城从武昌迁回建业……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孙皓的做法,使其民心丧尽,加速了东吴的灭亡。
晋武帝
公元279年,晋武帝起兵,大举南下,进攻东吴。其二十余万步骑分五路直指夏口、江陵等东吴要地。而晋国大将王濬亲率水军,自巴蜀顺江而下,直逼吴都建业。东吴兵将闻风丧胆,纷纷投降。公元280年,吴主孙皓慑于晋军威势,只得向晋将王濬投降。东吴败亡,其全部郡、州、县,正式并入晋国版图。
自此,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中国历史上长达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又走向了统一。
趣味链接 以茶代酒
吴王孙皓每次大宴群臣,座客至少得饮酒七升,都要亮盏说干。有位叫韦曜的大臣,酒量不过二升。孙皓对他特别优待,担心他不胜酒力出洋相,便暗中赐给他茶来代替酒。这就是成语“以茶代酒”的渊源。
“以茶代酒”一事直到今天仍被人们广为应用,并称得上是一件大方之举、文雅之事。这对于孙皓和韦曜来说,都是始料未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