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之变——宫廷内乱引发政权相争

大都之变——宫廷内乱引发政权相争

元朝灭宋之后,统治阶层出现了儒臣派和理财派的官员之争。公元1294年,支持儒臣派的太子真金早死,以真金长子晋王甘麻剌和三子铁穆耳为主的各方势力开始争夺皇位。后晋王甘麻剌退让,铁穆耳继位,即元成宗。

元成宗停止对外战争,使国家政局趋于稳定。他在位末年与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讲和,结束了西北的动乱局面。公元1305年,元成宗病重,皇后与中书省、枢密院的大臣相互勾结,干涉朝政。后来,朝廷内逐渐形成以右丞相、左丞相为核心的两大集团。公元1307年,元成宗逝世。由于他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两大集团开始各自支持自己的候选人。皇后和左丞相支持忽必烈之孙安西王阿难答,而右丞相则支持真金之孙怀定王海山及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

元成宗死后,海山兄弟均不在大都。于是,阿难答与左丞相阿忽台拥皇后称制(大汗死后由皇后摄政是蒙古旧俗),以阿难答辅之,想借此将阿难答推上皇位。同时,秘密派人阻止海山南下大都。

然而,自元成宗患病以来,帝国卫军一直被右丞相哈剌哈孙所掌握。哈剌哈孙秘密迎接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并没收官员印信,使政府无法运行。他又借病不朝,以此拖延时间。

公元1307年,爱育黎拔力八达率先抵达大都。阿难答及皇后准备假意庆贺爱育黎拔力八达的生日,趁机拘禁他。爱育黎拔力八达采取观望态度,于同年抓捕了阿难答、皇后、左丞相等人,并以“变乱祖宗家法”的罪名杀掉了阿难答和左丞相。

控制局势之后,众人欲拥立爱育黎拔力八达为帝。但爱育黎拔力八达清楚自己实力不足,拒绝了这个请求,以监国的名义暂时掌权,派使迎接海山。

海山决意继承帝位,率兵分三路南下。继位后,他赐死前皇后,立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位继承人。这一场变故史称“大都之变”,它是统治者内部的权位争夺斗争。从此,元朝内斗现象愈演愈烈。

趣味链接 元人的服饰

元朝建国后,其服饰也与之前相比有了一些变化。元世祖忽必烈将服饰分为官服和民服两种。官服为缎衣,上有龙蟒,其图案根据官员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民服中的男女服饰有了区别。男子服饰为长袖、宽襟,女子服饰为短袖高领的长袍。此外,蒙古人还发明了“比甲”,它没有领子和袖子,前面没有衽,后面很长,腰部有两个带子,有些类似今天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