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蔓抄——朱棣大屠杀

瓜蔓抄——朱棣大屠杀

朱棣继位后,一面清查宫禁,一面揭榜逮捕“奸臣”。他效法老爹朱元璋的手段,大肆开展“合法”屠杀。在这次屠杀中,朱棣认为锦衣卫不足以扫清余孽,遂又在原有监察基础上,实行了残酷至极的“瓜蔓抄”。即逮捕行动像瓜藤须蔓一样,向四面八方伸展,凡是能“攀”得到的,就“攀住”不放,辗转牵引。“瓜蔓抄”除非当权人物主动停止,否则能把天下人都网罗俱尽。

在“瓜蔓抄”的作用下,时任太常卿的黄子澄、前兵部尚书齐泰、文学博士方孝孺、户部侍郎卓敬,皆被处死。而时任兵部尚书铁铉、礼部尚书陈迪、御史大夫景清、左副教御史练子宁,皆遭朱棣“磔死”;此四人的妻、子、亲戚、朋友亦没能逃脱。

总之,一个人只要被扣上“奸臣”的帽子,凡是与之相关的人,就绝无逃脱“瓜蔓抄”的可能。

当然,也有一些人虽然被“瓜蔓抄”给“攀住”了,却幸免于死。但他们即便是活着,也是生不如死。这批“幸免于死的人”皆为花容月貌的女子,她们要不就是“奸臣”的妻子、女儿,要不就是和“奸臣”有瓜葛的人的妻子和女儿。朱棣不舍得砍掉“美人”的头,于是就把她们统统发配到青楼,使她们沦为娼妓,遭受侮辱。以朱棣的性格,他绝不会放弃凌辱他人的机会。

朱元璋、朱棣父子都比较热衷于屠杀,但是朱棣的残忍、变态更令人发指。朱棣对建文帝遗臣的这场屠杀,前后长达十年之久,无辜罹难者上万,难以尽数。其杀戮之惨,手段之恶,株连之广,甚至超过了异族入侵,为历朝历代所罕见。因而后人对此给予了严厉谴责。有人批评说:“当日文皇之暴,甚于嬴秦,奸党之诛,烈于东汉。”

趣味链接 磔刑、廷杖

明代酷刑有上百种,尤以剥皮、凌迟、腰斩、磔刑、廷杖最为常见。朱元璋素来喜欢“剥皮”,而朱棣则认为剥皮太过血腥,遂在其统治期间,但凡被他视作“奸臣乱党”之徒,大多受磔刑、廷杖而死。明代的“磔刑”类似于车裂,就是把受刑人的头跟四肢套上绳子,由五匹快马拉着向五个方向急奔,把人撕成碎片。

廷杖,即在朝廷上行杖打人,惩治的对象是朝中的官吏。倘若行刑人下手重,就会使人当场毙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