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集 上》简介
《刘鹗集 上》这本书是由.刘鹗著创作的,《刘鹗集 上》共有433章节
1
总序
戴逸 2002年8月,国家批准建议纂修清史之报告,11月成立由十四部委组成之领导小组,12月12日成立清史编纂委员会,清史编纂工程于焉肇始。 清史之编纂酝酿已久...
2
前言
《刘鹗集》是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文献整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刘鹗集》的任务是将流传至今的能找到和能让我们利用的刘鹗本人的著作编纂成册,给国家清史编纂提供真实的依据...
3
河工类
...
4
恭录进呈《三省黄河全图》奏稿
兼署河东河道总督河南巡抚臣倪文蔚跪奏,为恭进河图仰祈圣鉴事:窃前河臣吴大徵于光绪十五年三月会同大学士直隶督臣李鸿章、山东抚臣张曜及臣文蔚,具奏调员赴豫测绘全河,...
5
恭录办理三省黄河河道图说职名
监修 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直隶总督兼管河道一等肃毅伯臣 李鸿章 头品顶戴兵部尚书衔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前任河南山东河道总督 臣 吴大澂 太...
6
三省黄河全图凡例
一 地球周七万二千里,分为三百六十度。南北纬每度二百里,东西经惟赤道每度二百里。渐远两极,则渐狭。兹图推测经纬盈缩,悉与天度相符。 一 遵用工部尺布算,每里一百...
7
三省黄河河道一
自陕西潼关厅金斗关至山东利津县海口止二段。 河自陕西潼关厅北折而东。又东一里,右径金斗关入河南阌乡县界,左径山西永济县境曹村。又东十七里,右得青龙涧,一名玉溪涧...
8
三省黄河河道二
自河南兰仪县铜瓦厢东折而北,又十二里,左径徐公集。又东北十六里,左径油访寨,入直隶长垣县界。兰仪县北岸河长二十八里。右径叶新庄,入长垣县界,兰仪县南岸河长三十六...
9
三省黄河北岸堤工表
河南省北岸 黄沁厅四汎:唐郭汎,武陟汎,荣泽汎,原武汎。 唐郭汎五堡:头堡堤一百九十二丈七尺二寸,二堡堤二百九十一丈四尺三寸,三堡堤三百八十三丈四尺七寸,四堡堤...
10
三省黄河南岸堤工表
河南省南岸 上南厅四汎:荣泽汎、郑上汎、郑下汎、中牟上汎。 荣泽汎兵夫十五堡:兵一堡堤五十丈七尺六寸,夫一堡堤二百五十七丈四尺,二堡堤一百七十三丈二尺五寸,三堡...
11
三省黄河全图北岸堤工高宽表
...
12
三省黄河全图南岸堤工高宽表
...
13
三省黄河全图北岸金堤表
自滑县白道口二十二里至开州界,又十里至李陵平,又四里半至侯道口,又十二里至开州城南,又二十三里至清河头,又二十里至柳下屯,又二十三里至濮州界,又七里至葛家楼,又...
14
述意十二条
一 《河图》之兴,权舆上古。周汉《纬书》,有《河图始开图》、《河图稽耀钩》、《河图稽命征》、《河图括地象》、《龙鱼河图》诸目,绿字赤文,间存一二命名之,义莫得而...
15
三省黄河图后叙
海防、江防、河防皆不可无图。图而不准,适足以误事。近数十年来,泰西各国舆图之学日益精求,而中国海道图、长江图亦皆慕用西法,测绘精密。独河道无总图,亦无善本。盖豫...
16
治河五说
...
17
河患说
窃考山东河患所以日甚一日者,实由河身愈垫愈高耳。河高则水溢,上溢则下淤。由淤生溢,由溢生淤,其患环兴,未易已也。近十年来,秋则堵塞,夏则漫溢,无年不塞亦无年不溢...
18
河性说
万物各有其性,圣人尽其性以治之;水亦有其性,圣人因其性而导之。后之人,时势与古异,能不践古人之迹,而不能外古人之法。后汉王景治河,历千余年无河患,其迹非禹之迹也...
19
治河说
国朝治河,以靳文襄公为第一人。文襄治河,以大兴经理为第一事。其词曰:凡大功之兴,先审其全势。全势既审,必以全力为之。未有畏其大且难而曰吾姑以纾目前之急已也。当其...
20
估费说
古谚云:“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此讥世俗之无见者云尔。若上智必不然也。如郑工一决,縻帑千万,焦头烂额矣。考其所以有郑工之变,实由山东淤垫故耳。即山东...
21
善后说
或曰:缕堤修矣,石闸建矣,支河播矣,逆河同矣,海口改矣,遂能保其永无患乎?曰:不能。昔者潘季驯始创遥堤、缕堤。每年必有大汛一二次,溢出缕堤漫滩,直逼遥堤,三四日...
22
治河续说一
昔者韩昌黎云:“读孟子书,然后知孔子之道易行,王易王,霸易霸也。”今读《禹贡》、《周官》之书,然后知王景,潘靳之所为。圣人之言易行,河易平,水易治也。然而今河之...
23
治河续说二
然则当今之世,欲合禹、周二圣人之精义以治此河,计将安出?曰:其要有四,请陈其异。 一、宜修民埝以束水攻沙也。今之民埝,即古之缕堤,所以束水者也。溯自咸丰五年,黄...
24
历代黄河变迁图考
...
25
尚书衔山东巡抚福片
再候选同知刘鹗,江苏丹徒县人。光绪十六年经前抚臣张曜咨调来东,委办河务。该员向习算学、河工,兼谙机器、船械、水学、力学、电学、测量等事。著有《勾股天元草》、《弧...
26
禹贡全河图考第一
《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图起龙门,考详各分图...
27
禹河龙门至于孟津图考第二
《禹贡》:南至于华阴。 《孔氏传》:河自龙门南流至华山北而东行。 《尚书禹贡论》:河自北狄入中国皆南行,至此而极,始折而东行。 《尚书全解》:河自积石东北流,至...
28
禹河孟津至于大陆图考第三
《禹贡》:东过洛汭,至于大伾。 《孔氏传》曰:洛汭,洛入河处。山再成曰伾,至于大伾而北行。 《郑氏注》曰:地喉也,沇出岯际矣。然则在河内、修武、武德之界,泲沇之...
29
禹贡九河逆河图考第四
《禹贡》:又北播为九河。 徒骇 《尚书正义》:许商云,徒骇今见在成平。 《尔雅注》:徒骇今在平县。 《汉书·地理志》:海郡成平有虖池河,民曰徒骇。 《唐书·地理...
30
周至西汉河道图考第五
周定王五年河徙。初大禹导河,自积石、孟津过洛汭及至大伾及酾二渠,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帝尧八十载告厥成功,至是凡一千六百七十六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