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残守缺斋珍藏碑帖
(一)宋拓苏长公雪堂帖
此为海帆相国旧藏汪圣锡刻本,现归抱残守缺斋。
(二)初拓刁惠公墓志
1.此志端楷古秀,去晋未远,风格犹存,由晋开唐,为魏碑中希世之宝。此抱残守缺斋藏最初拓本。
2.此志端楷古秀,去晋未远,风格犹存。且今之书法自唐而溯晋,此志书法则由晋以开唐,诚为稀世之宝。此抱残守缺斋藏最初拓本。
(三)宋拓道因法师碑
此欧阳通书,通称小欧阳。克绍箕裘,书法少变兼隶分体。此本点划怯瘦,结构精严。福山玉廉生旧郑板桥题体制其题志,定为真送拓本。南北朝之风流余韵,余此尚可攀留。现归抱残守缺斋。
(四)明拓石古文
此抱残守缺斋藏本。末附录赵钤冈所编《石鼓文续集》及韦苏州、欧阳文忠、苏文忠《石鼓歌》。
(五)刘铁云藏宋拓麓山寺碑
此帖为李北海碑中之冠。“《云麾》难得,《岳麓》难求”非虚语也。王廉洲旧藏。现归抱残守缺斋。
(六)初拓崔敬邕墓志
此海内孤本,为世所传,有陈香泉题志。抱残守缺斋藏。
(七)原拓砖塔铭两本合册
第一种系出土时所拓,诚为难得之本。
第二种乃今传之真本也。抱残守缺斋藏。
(八)唐拓十七帖
抱残守缺斋藏。上虞罗振玉题签。
(九)宋拓淳熙秘阁续法帖(共四册)
抱残守缺斋藏第 册
宋拓淳熙秘阁续法帖 平等阁主人题。
(十)金拓蜀先主庙碑
抱残守缺斋垒藏
金拓蜀先主庙碑 狄平子于平等阁。
说明:
上录(一)至(十)共十种碑帖均曾由抱残守缺斋收藏。《刘鹗集》据刘德隆平时记录整理。
(十一)(小楷)宋拓晋唐小楷十一种至宝
有翁覃溪、张叔未及诸位鉴赏家题志,多称为世间最稀有之本,远过临川李氏所印之越州石氏本也。抱残守缺斋藏。上下两册共一元六角。
(十二)(大楷)北宋拓苏书醉翁亭记
此石毁于南宋,世所行者皆反刻本也。此为北宋原石拓印,真至宝也。抱残守缺斋藏。每册八角。另裱成条幅四张二元二角。
(十三)(草书)宋拓太清楼书谱
安刻乃宋人抚写,非原本也。此本后与薛本端为双璧。《抱残守缺斋》得此二本合而为一函。后附释文,注中考据极详。日本人前此曾反刻薛本而不全,每笑安刻之失真。今得此可以傲日本人矣。每册大洋七角。
(十四)(寸楷)宋拓皇甫君碑
此王廉生家藏不断本。碑于明中叶断为二,损四十余字。此本用蜡墨乃宋人法。世人传不断本留世间仅两册,此其一也。现归抱残守缺斋。定价大洋五角。
(十五)(行书)金拓蜀先主庙碑
金费华老人书。有王虚州、蒋啄存题志。金碑极少,至可宝也。抱残守缺斋藏。定价大洋五角。
(十六)(存楷)宋拓道因法师碑
此真宋拓本也。王廉生藏本。有郑板桥跋志。现归抱残守缺斋。每册大洋五角。
(十七)初拓崔敬邕墓志铭
抱残守缺斋所藏。此海内孤本,久为世所传。有陈香泉题志。至宝也。每册大洋四角。
(十八)初拓刁惠公墓志
此石为魏碑中之冠。此本为抱残守缺斋所藏,诚最初本也。定价大洋四角。
(十九)初拓元公姬夫人墓志
此石出土即为毘陵陆氏所得,兵燹后二石皆碎。苏州有翻刻二本,颇可乱真。此册乃未归陆氏前所拓者,诚难得之本。抱残守缺斋藏。定价大洋四角。
(二十)初拓张陶二夫人墓志
抱残守缺斋二夫人墓志,合为一册,隋碑中极佳品也。定价大洋四角。
(二十一)(行书)北宋李北海麓山寺碑
此帖为李北海碑中之冠,“云麾易得,岳麓难求”非虚语也。王廉生藏。现归抱残守缺斋。照原样大小付印。定价大洋七角。
(二十二)(隶书)海内无第二本东海庙残碑
此碑为江南寒碑之冠,石已久佚,此本殆如球璧。抱残守缺斋藏。有梁章钜、张叔末、何子贞、徐渭仁、杨龙石、魏默深、吴让之二十余题志。每册四角。
(二十三)(行书)北宋拓圣教序
此帖为海内第一本,有董香光、王觉斯两跋。王廉生得此后经潘伯寅、盛伯熙、吴清卿、王孝禹、诸君精鉴,推为“海内第一”。现归抱残守缺斋。定价大洋六角。
(二十四)(寸楷)原拓砖塔铭两种合册
第一种系出土时拓本,诚为难得之本。第二种乃世所传之真本也。抱残守缺斋藏本。每册三角半。
(二十五)(篆书)明拓石鼓文
抱残守缺斋藏本,付印以公诸世。每册三角。
(二十六)(草书)宋拓河南本十七帖
此为十七帖中至精至美之本。吴平斋旧藏屡题志,叹赏不置。现归抱残守缺斋。定价大洋四角。
(二十七)(行书)宋拓苏长公西楼帖
宋时成都西楼下有东坡行书帖十卷。陆放翁择其优者为一编,号“东坡神髓”。三十年间未尝释手,在宋时已见此帖之价值。近时但闻其名,未见此帖。抱残守缺斋藏。定价大洋五角。
(二十八)宋拓淳熙秘阁续法帖
此帖为宋孝宗南渡后,续得晋唐遗迹上石。孝宗精鉴赏,故品在阁帖上。第一卷为天下钟书祖本。右军《洛神赋》亦世所未有。石至理宗时毁于火。此册虽不全,实珍若球图。有吴让之、张叔末题志。抱残守缺斋藏本共四册,定价大洋一元五角。
说明:
刘鹗生前与有正书局老板狄楚青友善。刘鹗将抱残守缺斋所藏碑帖供有正书局影印出版,并亲自撰写广告说明词。以上十一——二十八则碑帖广告即见于《有正书碑帖总目·广告》。此类广告在多种报纸上不止一次刊出。
《刘鹗集》据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廿二日(1908年4月22日)《时报》广告页整理标点。广告刊出或有错讹,字亦多依其旧,不加过多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