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黄河,中国原始文化的发源地,横卧于中国的北方。从远古时代开始,这个地区已盛开了民族之花。夏文化产生于河套地区,殷文化产生于河南安阳地区。周朝人民所居住的陕西地区同样在她那源流之上。在中国历史的书籍中很容易找到有关黄河的记载。可是在历代中国,黄河也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由于黄河河道的变迁和经常的泛滥,给予了人类活动以巨大的影响。自古以来黄河吞噬了民族的大量财富,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文明的发展。

鉴于上述情况,各个历史朝代为了解决灾害问题采取了不同的政策,设置了管理机构。可是现在大多数有关黄河的著作和文章都集中于现代水利研究科学和古建筑科学,有时甚至丝毫没涉及历史性的研究。大多数作者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即治河工作的人类活动。而正是这一点是产生现时技术的基础。

本文资料来源于历史上不同朝代的记录与有关这一问题的文件。清朝的材料收集于当时官方机构的手写文书,以及治河官员的私人笔记(我祖父刘鹗就留下了很多方面材料)——这实际上是比其他文字更有价值的材料。

但是这项工作在某些方面由于材料的缺乏而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在早期,除了古书上一点记录外就无法找到更详细的材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