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公碑》跋

(十六)《郑文公碑》跋

右碑在山东,乃摩崖也。下临大海,极险,故从无知者。咸同间,始经寻得,遂煊传于世。唯摩崖本属砂砾,石质甚粗,施椎辄落,故出世未久,字迹已剥蚀,粗肥迥非劲瘦,逸本来矣。此册为郑斋旧藏,同治初年已称旧本,初拓自无疑义。然笔画清楚,有目自共赏之,无俟赘述,亦聊记是碑初拓之罕者而已。

说明

《铁云碑帖题跋辑存》系刘鹗后人整理。

刘鹗生平好收藏碑帖、文物。刘鹗在收藏的碑帖上均有题跋,1902年,刘鹗挚友、有正书局老板狄楚青曾借用不下百部,精印出版。惜几经劫难,刘鹗所藏碑帖原物,早已散失殆尽,即有正书局印行碑帖初版,也难见全壁。上世纪80年代在顾廷龙、高振川两位先生的热心支持下,抄录到部分刘鹗在碑帖上的题跋,连同刘鹗后人残存的刘鹗碑帖题跋手迹,整理成《铁云碑帖题跋辑存》。因系抄件,经复旦大学王厚德先生校对订后,惜仍有不可断之句,系因原抄件多有遗漏错讹。后刊于《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版),但与原稿不尽相同。据方若原著,王壮弘增补的《增补校碑随笔》一书中所提到的刘鹗所藏碑帖,还有《画像口亭长等字题字》、《征东将军军司刘韬基法》、《南泰州刺史司马昇墓志铭》、《张世宝合邑州余人造塔》等,惜未见。

《刘鹗集》根据原抄件补充、标点,改题为《铁云碑帖观款题跋辑存》。〔 〕内为所用印章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