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残守缺斋遗诗辑存与补遗

三、抱残守缺斋遗诗辑存与补遗

壬辰咨送总理衙门考试,不合例,未试而归。腊月宿齐河城外

魄落魂消酒一卮,冻躯围火得温迟。人如败叶浑无属,骨似劳薪不可支。

红烛无光贪化泪,黄河传响己流澌。那堪岁岁荒城道,风雪千山梦醒时!

中秋即事

谁家画阁傍通衢,玉女窗前坐丽姝。不敢停骖相问讯,片时渴煞马相如。

月明小苑立苍苔,几许幽香拂鼻来。是处搜寻寻不着,秋兰一箭素心开。

香烟缥缈霭层楼,十二珠帘尽上钩。知有美人方拜月,玲珑环佩满中秋。

落叶诗

落叶别树,飘零随风。客无所托,悲与此同。

念彼落叶,犹可为薪。用熟五谷,以饱饥人。

虽委弃之余,其德足以伸。

吁嗟乎,吾不及落叶之仁!

题《唐诗三百首》卷页

庚子八月初,再不死人蝶隐题

阿姊停针每见怜,小时指授绣灯前。而今此卷犹传世,回首沧桑四十年。

风尘潦倒鬓如丝,久没心情学咏诗。手把此编三五读,依稀还是下帷时。

少陵悲苦青莲达,同是伤心感乱离。谁料目今刚李辈,昏凶十倍国忠时。

二十年来数宦囊,古书名画百余箱。蛮烟瘴雨仓皇走,北望燕京泪几行。

旅馆无聊枉泪滋,且将韵语寄想思。牙签十万知何处?重读儿时一卷诗。

沈虞希以采芝所绘兰花嘱题

依稀空谷见精神,翠带临风别有真。谁料弥天兵火里,素心花对素心人。

虞弦落落听希声,似采灵芝赠远行。一片幽情弹不出,冰绡飞出董双成。

梦中作

辛丑三月初五夜间,梦在伊犁为沈君设祖帐。远望山川大漠,历历在目。即席赋诗云:

瀚海稽留客,天南沈少微。关河三万里,风雪一人归。

予意难为别,君情不可违。离亭开祖帐,风急片云飞。

光绪辛丑六月十七日题日记上

烟柳丝丝覆院门,凄凄切切近黄昏。城中城外人俱病,愁雨愁风客断魂。

百药不灵无上策,两花交萎怕中元。柔肠一寸重重结,半向人言半不言。

按:诗记侍姬郭氏病事,城外人指郭姬。城中人指朱姓女。时均病革,先祖药之不效也。

安香夫人名复履,为予同学友□□。四月初七日送之颍上。上船后回寓,不寐。偶成二律,无所寄托而云也

碧城楼阁望中春,绮旎风流绝代人。柳浪荡魂晴有絮,松涛洗耳净无尘。

尊前添酒难为醉,襟上题诗易怆神。无限低回情未吐,云英原是女儿身。

情丝如发远迢迢,系着人心分外牢。宝树成林围七札,天花铺地衬双翘。

并肩密赠黄金盒,对月同吹紫玉箫。此去东南应速转,莫教辜负好蟠桃。

补题甲辰重阳会

前度重阳会,风流不可攀。廿年劳梦想,此日得开颜。

哀乐感今昔,性情相往还。秋云虽不定,仰止自高山。

题谢平原尺鸥馆读书图

龙川弟子君为最,我后于君几世岁。同饮空同绝顶泉,那知学境殊天地。

山川渺渺云茫茫,有美一人鸥鹭乡。芙蓉为帔芰为裳,读书万卷声琅琅。

心密君兮迹转疏,四海飘蓬无定居。飘蓬何日书能读,何日飘蓬不读书。

南山鲤鱼长尺半,生不逢辰类孤雁。相逢一哭为苍生,宁戚依然贫且贱。

①刘德威油印本《铁云诗存》为“君子”。刘蕙孙标注本《铁云诗存》为“君兮”。

宿戈驿(另传抄本作“秤钩驿”)

万山重叠一孤村,地僻秋高易断魂。流水潺潺硷且苦,夕阳惨惨淡而昏。

邮亭屋古狼窥壁,山市人稀鬼叩门。到此几疑生意尽,放臣心事复何云。

道在瓦甓

庚子长虹夜竟天,香灰血水满幽燕。几声炮火京城陷,闻说端王失重权。

东华门外榷场开,无数英雄尽发财。只有痴人刘老铁,断砖残瓦拾将来。

更有痴人卞子新,竟将瓦甓当奇珍。一方毡子一丸墨,坐对晴窗较拓频。

按:以上三绝乃乙巳端阳为卞子新题手拓汉砖条幅。

寄赵明湖

避风十日荒湾泊,又出荒湾涉怒涛。敢与波臣争上下,一枝萍梗任风飘。

按:此诗见光绪戊申年正月十五日日记。当时因有弹章,曾临时避居上海日本旅馆。既闻事解,乃函赵寄苏州,并附此诗;意盖欲赵以陈于黄归群先生。

七叠同狱钟君笙叔饯宋侍御芝栋之乌孙原韵;用以自嘲,亦相嘲也

勘破华严五十三(鹗今年正五十三岁), 皈依净土日和南。

半弓拓地培新绿, 一井窥天见蔚蓝。

太史书从宫后作(太史公下蚕室。注:宫刑也)。 昭明经在狱中参(用佛家言昭明太子因分《金刚经》下地狱事)。

纵横驰道无千寸, 辜负良朋惠脱骖。

车幕残毡当罽裀, 余温保命学凝神。

骨如太古之前物(西人掘山,往往见太古 心是羲皇以上人。以前骨殖,与近世不同),

瓦缶汲泉朝供佛, 沙瓶煮酒夜留宾。

时时勤拂菩提树, 明镜台空不染尘。

按:此二诗附先祖致毛实君太姻丈函后。考信文当在清宣统己酉公元1909年五六月间,是年七月初八日公卒。则此二诗为所见公诗之绝笔。

断丝什

断丝续竹,飞金逐肉。火炎昆冈,七日来复。

断丝续竹,飞金逐肉。直道不行,其次致曲。

断丝续竹,飞金逐肉。花好月圆,人澹如菊。

题画二绝

绒绒细草绿如丝,正是春江水暖时。三五成群随意动,天机活泼有谁知。

开到桃花百草菲,苹湖水满鲫鱼肥。故乡风景年年好,惟问王孙归不归。

按:二诗均题于无名画轴上。一绘春江雏鸭,一绘湖上桃花。原件存淮安故宅。经我三伯父建叔先生寄沪寓交我从兄铁孙收存。伯父、从兄物故。子侄就业他方,已不知所在。此乃大侄德隅自我再从长兄伯宽之女德芳侄女处抄得,自滇中寄来。辗转凭记忆传抄,其中有两处讹字。其一,第一首首句末原作“绿胭脂”,一本作“绿艳娟”均不可解。按唐诗:“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燕草,绒绒细草也。今订为“绿如丝”。其二,第二首首句末作“百草肥”,与第二句韵重。“百草芳菲”,应是菲字。德芳言,据她记忆,确是两个肥字。果然,出于一时笔误,未可知也。应以订菲为正。

杂感四首录三

积骸成莽阵云黄,九月乘槎入帝乡。梦里鸳鸯空草草,眼前燕雀总茫茫。

玉鱼金碗朝陈市,碧血青磷夜吐光。毕竟是非有定论,满城人尽怨端刚。

西望长安想翠华,蓬莱宫阙阵云遮。干戈燎乱名王府,刁斗森严上相家。

百姓含辛空有泪,九门茹苦尽无哗。回思众恶盈廷日,天纵神拳不住夸。

端毓刚徐赵李伦,兴高采烈杀洋人。两宫法驾依回匪,半部尚书作顺民!

十一国旗飘上苑,三千宫女感东邻。太和门里轻球起,疑是红灯又显神。

按:以上三律为铁云的佚诗,转录自日本《清末小说研究》1977年第1期,麻三斤坊《刘铁云之慈善事业》文中。据诗中语义当为庚子九月初入北京时抒感之作,《题唐诗三百首卷首》七绝稍后。原载1901年3月26日日文报纸《天津日日新闻》。原刊中有讹字,已为核定。

九钟往迎銮得诗四首之一

也随乡老去迎銮,十里花袍一壮观。风雪不侵清世界,臣民重睹汉衣冠。

玉珂璀错金轮过,步障东西御道宽。瞻仰圣天龙凤表,吾君无恙万民欢。

说明:

原诗刊《辛丑日记》十一月二十八。刘蕙孙先生按时间将其编入《铁云诗存·卷一·芬陀利室存稿》并注“先生《辛丑日记》十一月二十八日:九钟往迎銮得诗四首之一。余未存稿”。

《刘鹗集》将其移此。

题《愚园雅集图》抚本后并序

泰山颓,梁木坏,龙川夫子上升于□□之冬;三年心丧毕阕,弟子东西南北飘泊于天各一方,历十有七年。岁在壬寅,黄先生希平由山东解组至海陵,而蒋先生子明会,相携来沪上。予亦因事至自北京。程子绍周闻两先生聿至,自杭州来迓。毛实君适总理江南制造局事,为东道主人焉。迩时同学之来会者凡十余人。毛公曰:“自夫子去后,同人之聚,未有若今日之盛者也。”于是假愚公之园,为尽日之欢。午饭方毕,散步园林,各适其适。吹笛于小亭之上者,杨子蔚霞。过三折桥负手听者,程子心泉也。蒋先生取伯牙之琴,奏水仙之操。傍坐静听者,徐君月楼也。侍立蒋先生后者,王子仲和。焚香者,蒋子元亮也。黄先生方据大石坐,毛公实君恭敬启请曰:“不闻先生至德要道久矣。请宣海潮之音,震我聋聩,可乎?”执拂侍立者江子月三。抱卷者毛子子逊也。立毛公之侧而听道者,毛子勉初、刘子子缵也。家兄味青与谢君平原,契阔良久,对坐树之石,叙离衷也。江君子若,坐溪水之南,昂首长吟,声出金石。吟曰:“溪水清兮,莲花之馨兮,周茂叔所好也,适以契吾心兮。”李子平孙钓于溪水之北,达子粹伯倚石而观之。溪之上有枇杷一树,金丸累累然。程绍周曰:“此佳果也,可采可食。”援树而取者,汪子仲衡。捧盂承之者,程子定斋也。园之西有竹林焉,不知其若干亩也。主人以为未足,植新篁而补之。予适任斯役,挥锄筑之,拥土栽之。助予培土者,黄子仲素也。竹园之东有茶灶,方煮茗者,王子位中也。居园之中为敞轩数楹。轩之中立长几一。轩之西有朱栏焉。栏外石参差立,素心之兰,群花怒发,清芳袭人。凭栏对花凝睇者,朱君莲峰也。对花侧其首,若听琴,若有所构思者,赵君明湖也。饲鹤竹篱之间者颜子信甫。扫径者卞子子沐也。诸君四芗顾而乐之曰:“如此雅集,不可以无图。”遂据东轩长几,奋笔急写。但闻稷稷如春蚕食叶之声。为之振纸研墨者,诸子光和也。不食时顷而图成。图成黄先生为之序,传其神也。同时诸人,皆有题咏。卷存归群草堂。迟一年,予属胡子仲尹图一副本,不敏僭作后序,记其事也,俾后之人有所考焉。重缀以诗曰:

愚公园,愚公谷,黄山之南蒋山北,中有青青万竿竹。

瑶琴锦瑟张高秋,玉液金泥应丹篆,仙人如麻颜如玉。

朝看素女采玄芝,夕览青童荐黄菊。蛱蝶图中梦可寻,

希夷榻上书堪读。愚公园,极乐国!

说明:

“抱残守缺斋遗诗辑存与补遗”系刘蕙孙先生多年搜集整理而成。

《刘鹗集》中“抱残守缺斋遗诗辑存与补遗”以刘德威油印本《铁云诗存·卷三·抱残守缺斋遗诗辑存》为底本与刘厚滋标注《铁云诗存》(齐鲁出版社1983年1月第2版)合并校勘。将齐鲁本《铁云诗存·补遗》一并收入。诗后“按”均刘蕙孙所作。其中《寄赵明湖》、《题画二绝》为油印本所无,根据齐鲁书社本补入。《杂感四首录三》为《铁云诗存》(齐鲁出版社1983年1月第2版)“补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