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概述
(一)老龄化的界定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上升的一种动态过程。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7%),即该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1.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有1.78亿,占总人口数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上升了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上升了1.91个百分点。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0.5%,约为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4。我国的老龄化面临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的现实。
2.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据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超过17%,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2.48亿,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超过3000万。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2051~2100年,老年人口的比重将维持在30%以上,总量将达到3亿~4亿。
人口老龄化将贯穿21世纪,特别是21世纪前半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基础将要发生的重要变化,将其作为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始终应当把握的基本国情,增强发展老龄事业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树立“积极的老龄观”,实施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1.人口规模庞大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规模十分巨大。2015年年末,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根据测算,21世纪中叶将超过4亿,2053年达到峰值4.87亿,21世纪后半叶将一直稳定维持在3.8亿~4.0亿,占总人口数的1/3左右,到2070年之前,我国将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
2.增长速度快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预计,人口老龄化水平将从1999年的10.3%快速提升到2053年的峰值34.9%。老龄化水平从10%提高到30%,我国可能仅用41年时间,而英国、法国等西方工业化国家要用100年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个速度在除日本的人口大国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3.城乡倒置 由于大规模的城乡人口流动,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和速度甚至高于城镇。2010年,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为15.6%,2016年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已突破20%,预计到2028年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达到30.5%,农村将进入重度人口老龄化阶段。
4.家庭人口减少 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在家庭层面表现为家庭小型化、少子化、老年人家庭户口比重提升和风险老年家庭增加。(1)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平均家庭规模从1982年人口普查的4.41人减少到2010年的3.10人,预计2030年将减少到2.61人。(2)家庭少子化。伴随着生育孩子的数量不断减少,独生子女家庭、无子女家庭等日益增加,独生子女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已经达到1/3,并仍呈现增加趋势;无子女的老年家庭将由2010年的840万户增加到2050年的4000万户。(3)无配偶老年人口持续增加。2010年为5162万人,预计2030年将翻一番,达到1.05亿人。(4)丧偶老年人口规模大,2010年丧偶老年人口为4786万人,预计2030年将翻番达到977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