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护理员素质要求
(一)基本素质要求
1.思想素质 一名养老护理服务工作者,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定的职业信念。养老服务事业是关爱夕阳人生的朝阳产业,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部分。与其他人员相比,养老服务人员需要具有更多的爱心、关心和耐心。对任何一家养老机构而言,从业人员对老人的关爱和人性化的管理服务是其盛衰的关键所在。养老护理员应当主动培养自己高尚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端正服务态度,主动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
2.文化素质 养老护理员应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以满足在日常工作中最基本的与老人沟通、查对药品、填写护理记录等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求。另外,随着我国养老事业的不断发展,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以及养老服务信息化服务的需要,养老护理员还要尽可能学习掌握一些外语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3.业务素质 养老护理员的业务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组织管理能力、法律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懂得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护理学、老年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养老护理员要善于在繁忙的工作中抓住重点,科学制定和安排工作计划,认真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只有懂法、守法,才能更好地保护老人的权益不受侵害,更好地维护老人的利益。
(二)行为规范
1.严肃纪律 按时上下班,准时参加集体业务学习、会议、劳动等,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请假,签到考勤不请人代签和补签。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准先离岗后补办请假手续,非特殊情况不准电话请假或捎假。工作时间不闲谈,不得私自离开岗位、干私活,不上网玩游戏,听音乐。手机不开铃声,不在室内接打电话。
2.服务到位 尊重老人人格,对老人不轻视、不歧视、不辱骂。养老护理员必须认真观察老人情况并做详细记录,对自己严格要求,按养老护理员的规范化服务流程进行服务,规范使用服务语言。凡事要以老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做任何事情都以老人的利益为前提,真正为老人着想。技能操作规范,以老人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规范的技能操作减轻老人的痛苦,使老人的晚年生活像正常人一样有尊严、有质量。
3.作风严谨 同事间平等相处,互相帮助,不诋毁他人,不搬弄是非。通过正常的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不背后议论,不散布不满情绪。养老护理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未经本人同意,不得翻动他人的物品。
(三)礼仪要求
1.仪容整洁 仪容是一个人素质和修养的体现,也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体现。养老护理员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注意眼部、鼻部、耳部以及头发、口腔、手部和脚部的清洁,勤洗澡、勤换衣物,不吃刺激性和有异味的食物,避免产生异味。养老护理员要注意服饰规范,应着统一工服,注意保持服饰的整洁和得体,不穿褶皱、出现残破和遍布污渍或有异味的服装;工服必须按要求穿着,不得光腿、光脚,衣、袖扣整齐,严格按要求佩戴帽子、胸卡,不穿着高跟鞋、硬底鞋或带响声的鞋,不佩戴首饰。
2.仪态端庄 仪态是构成一个人外在美好形象的主要因素,包括四肢动作、神态表情和相对端庄的体态。人们的面部表情,体态变化,行、站、坐等,在举手投足间都可以表达思想感情。养老护理员在服务中应注意面部表情、眼神、站姿、坐姿得体,避免身体歪斜、弯腰驼背、趴伏倚靠、双腿大叉或跷二郎腿、抖腿等不良姿态;注意在服务中使用自然坦诚的微笑,避免假意奉承;注意使用规范手势,避免指指点点、双手抱头、摆弄手指等不规范的动作。
3.语言谦恭 语言在服务过程中具有体现礼貌和提供服务的双重特性,是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完成服务工作的重要手段。养老护理员要注意使用“请、谢谢、你好、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使用礼貌用语时要做到发音正确、控制音量和语速、声音优美、语气谦恭、用词文雅,杜绝粗话和怪话。养老护理员必须使用行业用语,坚决不用行业服务忌语。
4.礼貌用语的类型(表1-1)
表1-1 礼貌用语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