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老人饮食的因素

二、影响老人饮食的因素

1.生理因素 老人身体器官机能减退,味觉和嗅觉功能下降,咀嚼消化能力降低,牙齿缺失,吞咽反射能力下降,影响进食。

2.疾病和药物因素 疾病会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如病毒性肝炎使老人食欲减退,见到油会恶心、反胃;便秘引起腹部饱胀、食欲不佳;有的疾病会使食欲亢进,如甲亢病、糖尿病。某些药物可引起食欲减退或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从而影响胃肠道功能,如非肠溶性红霉素药;某些药物可以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如苯妥英钠、磺胺类药。

3.心理因素 不良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痛苦与悲哀等)会使机体的食欲减退,进食量减少甚至厌食。愉悦轻松的心理状态则会促进食欲。

4.社会文化因素 个体或群体在一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自己特定的对食品的选择、烹调方法、饮食方式、饮食嗜好、进食时间等习惯。在我国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的饮食特色,如东北人喜食酸菜,含较多的亚硝胺类物质,易发生消化系统肿瘤。不良的饮食习惯会造成某些营养素的摄取量过多或过少,导致不平衡。经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对食物的购买力和饮食习惯。经济状况良好者应注意有无营养过剩,经济状况较差者应注意有无营养不良。不同民族和宗教的人可能有不同的饮食禁忌,如佛教徒长期吃素食,可能会引起某些营养素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