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热水坐浴技术
2025年08月10日
七、热水坐浴技术
【目的】
清洁、消炎、减轻水肿或疼痛,常用于会阴、肛门、外生殖器疾患和盆腔充血、炎症及疼痛。
【准备】
1.护理员准备 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老人准备 了解热水坐浴的目的和方法,排空大、小便,洗手。
3.环境准备 清洁、安静、安全,温、湿度适宜,必要时用屏风或床帘遮挡。
4.用物准备 坐浴椅上置坐浴盆,盆内盛温开水(38℃~41℃)、备水温计、热水(供加温时用)、消毒纱块、小毛巾、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
【操作步骤】
1.取水盆,将温开水倒入盆内至1/2满。
2.测量水温并调节。
3.协助老人将裤脱至膝盖部,露出臀部。
4.用纱布蘸溶液接触老人皮肤,以免烫伤或引起不适。待老人适应后,再嘱其坐入水中(应使臀部全部泡入水中),为保持水温,应及时添加热水。
5.坐浴时间为15~20分钟。
6.坐浴完毕,用小毛巾擦干老人臀部,如有伤口,应给予换药,更换敷料。
7.为老人整理好衣服,取舒适体位,整理用物。
8.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坐浴中注意观察老人的面色和脉搏,并询问老人的感受,如有异常,应做相应处理。坐浴时,受热面积大,血管扩张引起血液重新分布,作用明显,加上坐姿的重力作用,使回心血量减少,易引起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如老人出现虚脱应立即停止坐浴,扶其上床休息。
2.女性老年人阴道出血和盆腔急性炎症,均不适宜坐浴,以免逆行感染至宫腔,引起炎症扩散。
3.冬季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附:热水坐浴考核评分表(表9-4)
表9-4 热水坐浴考核评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