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上移动老年人技术
【目的】
1.预防并发症 协助不能自主翻身的老年人变换体位,增加其肺活量,防止坠积性肺炎;加强老年人肌肉张力,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活动不灵便;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老年人局部组织受压,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2.保证老年人舒适安全 协助滑向床尾或偏向床一侧而自己无法移动身体的老年人移回床中间,保证老年人舒适安全。
3.满足护理需要 如肌内注射、灌肠、背部护理时,需要养老护理员协助无力翻身的老年人采取侧卧位。
【准备】
1.护理员准备 着装整洁,取下手上佩饰,修剪指甲,洗手;评估老年人年龄、体重、皮肤受压情况、病情、自理能力、对移动技术的了解和合作程度;向老年人及其家属解释移动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老人准备 了解床上移动的目的、操作过程及配合方法。
3.环境准备 环境宽敞,地面防滑,温度适宜,必要时遮挡。
4.用物准备 根据病情准备软枕1~3个。
【操作步骤】
(一)老年人移向床头
1.核对解释 核对老年人的姓名,评估老年人情况,向老年人及其家属解释目的和配合方法。
2.安置导管 固定床轮,将各种导管、输液装置等安置妥当,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床尾或一侧。
3.调节床面 调节床面高度至合适位置,以养老护理员双膝分开后能抵住床沿为宜。
4.缩小面积 将老年人身体面积缩小,嘱老年人双手抱在胸前。
5.降低重心 护理员分开双腿,双膝抵住床沿,上半身靠近老年人,臀部高于床面。
6.一人移动法 适用于偏瘫的老年人。养老护理员站在老年人健侧,嘱老年人双手环抱在胸前,养老护理员一手放在老年人近侧肩下至对侧腋下,将老年人的近侧肩部靠在养老护理员肩上,另一手抵住老年人近侧肘部,嘱老年人身体斜拉移向近侧床头一侧(两腿由马步变成弓箭步),再转至对侧,用平移法将老年人身体移向床中间,嘱老年人双手扶住床头的围栏,再移向床头(图7-20)。
图7-20 老年人移向床头
7.整理记录 取下枕头放于老年人头下,拉平老年人下身衣裤,整理床单位,记录。
(二)老年人床上平移
1.核对解释 核对老年人的姓名,评估老年人情况,向老年人及其家属解释目的和配合方法。
2.安置导管 固定床轮,将各种导管、输液装置等安置妥当,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床尾或一侧。
3.调节床面 调节床面高度至合适位置,以养老护理员双膝分开后能抵住床沿为宜。
4.缩小面积 将老年人身体面积缩小,令其双手抱在胸前。
5.降低重心 养老护理员分开双腿,双膝抵住床沿,上半身靠近老年人,臀部高于床面。
6.一人移动法 护理员一手放在老年人近侧肩下至对侧腋下,另一手放老年人腰部,利用自己上半身重心向后下移动,使臀部低于床面,带动手上托住的老年人躯干移向床中间,然后协助老年人将双腿移回床中间(图7-21)。
图7-21 老年人移至床中间
7.整理检查 将枕头移至中间,拉平老年人下身衣裤,检查各种管道,盖好被子。
(三)老年人翻身至侧卧
1.核对解释 核对老年人的姓名,评估老年人情况,向老年人及其家属解释目的和配合方法。
2.安置导管 固定床轮,将各种导管、输液装置等安置妥当,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床尾或一侧。
3.移至一侧 嘱老年人双手环抱在胸前,用平移法将老年人身体移向床一侧,拉起床栏,防止老年人坠床。
4.翻身侧卧 操作者转至床的另一侧,嘱老年人弯曲双膝。操作者一手扶老年人对侧肩部,一手扶老年人对侧大腿,轻轻将老年人身体转向床中间成侧卧位(图7-22)。
图7-22 翻身至侧卧
5.调整体位 嘱老年人下方的肩膀向前移动一些,下方的臀部向后移动一些,以保持躯干稳定;上腿向前弯曲,下腿向后弯曲,呈奔跑状。必要时可在老年人胸前、背部和两大腿之间放置软枕,使其舒适。
6.整理检查 拉平老年人下身衣裤,检查各种管道、伤口情况,整理床单位。
7.观察记录 观察受压部位皮肤情况,记录翻身时间。
(四)协助老年人坐起
1.评估观察并询问老年人身体状况,确定能否顺利坐起。
2.外出备好外衣、鞋、助行器等必要物品。
3.养老护理员着装整齐,洗净并温暖双手,为老年人穿好衣服,向老年人做好解释,征得同意。
4.抬高床头,使之呈60°,如果是坐移床边,应先按照“移向床边法”将老年人身体移向一侧床边。养老护理员站在老年人一侧,双腿分开、屈膝(重心放低)。
5.一手及小臂伸入老年人颈肩部并抱住对侧肩,另一手扶住老年人对侧髋关节部位,使老年人身体翻动略侧向自己,用手压住老年人肘关节做支撑点,沿自然坐起的运动曲线协助老年人坐起。
(五)协助老年人站立
在安全坐稳的基础上使老年人腿向后回收并略分开,老年人手臂扶在养老护理员肩上或在养老护理员颈后交叉相握,养老护理员屈膝,右腿伸到老年人两腿间,抵住老年人患侧膝部(形成良好固定),两手臂环抱老年人腰部并夹紧,两人身体靠近,老年人的身体前倾靠于养老护理员肩部,养老护理员向上用力协助老年人站起,轻轻向前搬正老年人腰部,保持稳定姿态。
【注意事项】
1.遵守节力原则和身体功能活用原则,移动老年人时,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采取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充分发挥老年人现有功能,促进老年人身体功能的恢复。
2.根据老年人病情及受压部位的情况,需做好记录和交接班。为特殊老年人翻身时,如手术后的老年人,翻身前先检查,如敷料是否脱落或干净。翻身后检查导管,防止扭曲、受压,保持通畅。
3.选择合适的移动方法 根据老年人病情、意识状态、体重及身体所处的位置选择合适的移动方法。
4.确保老年人舒适安全 移动时,避免损伤老年人皮肤和导致关节脱位;移动后,要注意拉平老年人下身的衣裤,注意保暖,防止坠床。
附:床上移动考核评分表(表7-4)
表7-4 床上移动考核评分表
续表
(六)过床器移动老年人
过床器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可折叠薄垫,一般规格为170cm× 50cm.通过过床板使躺在床上的老年人轻松转移到另外一张床上或推车上。由于过床方式是平移,因此可避免过床过程中发生意外,减轻老年人被移动的痛苦,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护理人员移动老年人过床的体力消耗。过床器可广泛应用于老年人在病床、平车、检查床之间的移动(图7-23)。
图7-23 过床器
1.使用方法
(1)首先,将推车升降到与病床或手术台一样的高度(之间落差不能超过15cm),推车紧靠病床,在手术台两侧各站一人。
(2)老年人从床上过床到推车上时,床一侧的人两手各扶持老年人的肩部和臀部,将老年人侧搬,使其身体和床面呈大约30°,另一侧的护理人员将过床器滑入老年人身体下方1/3或1/4处,病床一侧的护理人员托住老年人肩部和臀部向上呈大约45°,用力慢慢往下推,另一侧的护理人员也要托住老年人的肩部和臀部,防止滑得太快,发生意外。当老年人完全过床到推车上时,推车一侧的护理员需侧搬老年人,另一人将过床器取出,实现安全、平稳、省力地过床。
2.注意事项
(1)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过床器的使用方法,才能发挥过床器的作用。
(2)床和推车之间不能有缝隙,其距离不能超过15cm。
(3)过床时要把推车的四轮锁住,以免过床时推车移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