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二、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的核心步骤是C —A —B 即:C 胸外按压→A 开放气道→B 人工呼吸(图12-8)。

图12-8 心肺复苏(C PR)核心步骤

心肺复苏不仅要使心肺的功能得以恢复,更重要的是恢复大脑功能,避免和减少“植物状态”的发生。心肺复苏操作流程见图12-9。

图12-9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1.判断意识 轻拍伤者双肩,在其双耳旁大声呼唤:“喂!你怎么了?”不要过分摇晃伤者头部和身体。如无反应即为无意识。

2.高声呼救“快来人,救命啊!这里有人晕倒了,我是救护员。请帮忙拨打急救电话,会救护的协助我一下。”

3.拨打急救电话注意事项

(1)说出报告人电话与姓名,伤者姓名、性别、年龄等。

(2)准确说出伤者所在的地点。

(3)说明伤者目前最危重的情况。

(4)伤害性质、严重程度、人数等。

(5)在救护调度人员没挂断电话之前不要先挂电话。

4.安置救护体位 将伤者放置在平坦而坚硬的平面上,调整体位,让头、颈、躯干在同一轴线,双手在两侧,身体无扭曲。救护员跪于伤者一侧肩腰部,双腿与肩同宽,利于操作。

5.检查呼吸循环体征 扫视胸腹部,进行呼吸及循环征象的检查,5~10秒完成。专业人员可通过触摸颈动脉进行判断(图12-10)。

图12-10 检查循环与呼吸征象

6.施行胸外按压 解开衣扣、腰带,进行胸外按压,按压部位在胸骨下段1/2处,即两乳头连线中点(或用一手中指沿肋弓缘滑行至“心口窝”剑突上两指)(图12-11)。一手掌根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压在手背上,手指上翘,腕、肘、肩呈一直线,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按压部位。眼睛注意观察伤者面部,均匀有规律地持续按压30次,按压频率≥100次/分钟(图12-12)。

图12-11 胸外按压的定位

图12-12 胸外按压频率

7.打开气道 按压30次后检查口腔,确保无异物,气道畅通,有则清理口腔异物(图12-13)。用仰头托颌法开放气道,将一手掌小鱼际(小拇指侧)置于伤者前额,用力下压使头部后仰,另一手食指和中指置于下颌骨处,向上抬起下颏,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与地面呈90°(图12-14)。

图12-13 清理口腔异物

图12-14 仰头托颌法

8.口对口人工呼吸 用放在前额的手的拇指和示指捏紧伤者鼻翼,另一手抬起下颏;正常吸气,用口包绕伤者口唇向内吹气,时间1秒,吹气量500~600毫升,伤者胸廓明显升起即松开捏鼻手,口唇离开,待胸廓下降后再向内吹气一次,共2次。自始至终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图12-15)。

图12-15 口对口人工呼吸

9.按压与吹气比例 按照按压30次,吹气2次的比例连续进行五个周期后,检查复苏效果,触摸颈动脉搏动是否恢复;判断有无自主呼吸;检查面色、口唇、甲床、皮肤是否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