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护理要点

三、护理要点

1.休息 冠心病老人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根据老人的体质、病情按医生、护士指导进行适当运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2.心理护理 护理员必须随时了解老人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喜恶嗜好等,采用不同方式将冠心病的知识介绍给老人,让老年人认识情绪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护理员应告诉老人,良好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有利于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让老人暂不考虑工作、家庭繁杂事务,使心情完全放松,安心养病;鼓励帮助老人,消除各种原因所致的负面情绪。在养老机构中,喜欢运动的老人与不爱活动的老人可结对子,帮助不爱活动的老人走出宿舍,开展民族舞、太极剑、老年歌唱团、摄影、书法、绘画等社团活动;护理员为老人筹划每月一次的集体过生日、旅游、节日游园活动等,尽量丰富老人的生活内容,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每逢周末,督促老人儿女携带礼物探望老人,叙述亲情,极大改善老人的孤独、忧郁心理。

3.用药护理 冠心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应遵医嘱服用药物,治疗过程中,不能擅自停药。硝酸酯类药物适合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使用,如硝酸甘油对治疗心绞痛有很好的效果;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主要作用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以免形成血栓而堵塞血管,从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效果;中草药,如复方丹参片能提高心肌的耐缺氧能力,从而改善心肌的微循环,能达到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

4.饮食护理 给予高维生素、低热量、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禁烟酒,多吃蔬菜和水果。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重视老人陈述的异常疲乏、胸闷胸痛、怕冷、无其他原因的牙痛、耳垂痛、手指痛、肩痛、上腹痛等疼痛以及食欲不振和莫名心烦等症状,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必须认真鉴别,有可疑情况做心电图检查增强诊断的准确性。老人病情变化时,进行24小时持续心电监护,定期床边心电图检查,出现心律失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给予处理。

6.注意便秘的预防和护理 老年人易发生便秘,这与老年病人长期卧床、进食少、消化功能减退有关,也与老人不习惯使用便器有关。老年人用力大便时深吸气后屏气,可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已经心肌梗死的病人用力大便可导致心脏破裂。因此,护理员应督促老年人每天进食膳食纤维,即多吃蔬菜瓜果,每天锻炼运动或散步活动,不能自主活动者给予每天腹部顺时针按摩,便秘时不要屏气用力,可给予开塞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