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护理要点

三、护理要点

1.食物补钙 中国居民每天膳食钙的推荐摄入量,18~50岁成年人是800毫克,50岁以上的人是1000毫克。100毫升纯牛奶中约含钙100毫克,加入维生素D后吸收率升高。每天喝1000毫升牛奶有利于人类改善整体的营养状况。大豆异黄酮类物质有防止骨质疏松的作用。100克豆腐干可补充200毫克钙。另外,虾、海带、紫菜、海鱼含钙较丰富,坚果类的榛子、松子也含一定量的钙。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补充维生素D10毫克(400IU)、钙800毫克(钙与磷比例为1∶1.5)为保健性用量。

2.适当运动 有试验表明,绝对卧床一周后,尿钙明显增加,两周即可出现全身骨痛症状。对这些卧床休息的病人测定骨矿物质含量,发现平均每周减少0.9%。适量地负重和运动不仅直接对骨骼有强健作用,而且使肌肉收缩,会不断地对骨的生长和重建产生积极效应,骨细胞对这种机械性刺激的反应是激活、自我增生。运动会促进骨细胞的有丝分裂,同时刺激骨组织对摄入体内的钙及其他矿物质的充分吸收和利用,从而达到防止骨质疏松的目的。参加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使肌肉互相牵拉,强烈地刺激骨骼,加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少钙质丢失,推迟骨骼老化,同时有利于人体对饮食中钙的吸收。快步走、老年舞、游泳、门球、园艺劳动等,每周做5次,每次保证30分钟的运动时间,有利于钙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