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自我能力训练
(一)自测脉搏训练
1.适应证 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肺心病等。
2.方法(1)取舒适体位,最好坐位。(2)将左手及左前臂伸展平放,前臂与上臂呈90°,手掌向上。(3)用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在桡动脉表面,压力大小以能摸到脉搏为宜,计数半分钟乘以2为每分钟的脉搏。(4)记录脉搏次数。
3.注意事项(1)老人活动后,必须先休息20分钟后再测量脉搏。(2)发现脉搏过快(大于100次/分)或过缓(小于60次/分),或有心律不齐等现象,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二)自测血压训练
1.适应证 原发性高血压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压持续升高或血压不稳定者。
2.方法(1)向老人介绍测量血压的意义。(2)向老人介绍电子血压计的构造及各部件的作用。(3)护理员边做示范动作,边讲解具体步骤:摆正体位→扎袖带→开始测量→读取数据→关闭血压计。(4)按以上步骤让照料者反复练习,并检查测量结果。
3.注意事项(1)告知老人,对每次测量结果都要记录,并与以往测量结果对照,出现明显变化时应及时就医。(2)学习所用血压计应与家用血压计型号相同。
(三)自测尿糖训练
1.适应证 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
2.方法(1)餐前半小时留取少量尿液,置于清洁标本瓶中。(2)取出一条尿糖试纸,将带有试剂一端插入尿液中1秒后取出。(3)1分钟后将测试结果与标准试纸对照。(4)记录测量结果。(5)将测量结果报告医生或按医嘱皮下注射胰岛素。
(四)胰岛素笔自行注射训练
1.适应证 需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老年人。
2.方法(1)安装笔芯:扭开笔芯架,装入笔芯,用75%酒精消毒笔芯上的橡皮膜,取出针头,打开包装,顺时针旋紧针头,摘去外帽。(2)排气:将显示零单位的剂量选择环调拨至2个单位,把针尖向上直立,手指轻弹笔芯架数次,使空气聚集在上部后,推动注射键,直至有一滴胰岛素出现在针头即表示空气排尽。(3)选择剂量:确定剂量选择环在零单位,调至所需注射单位数。(4)注射:注射部位常规消毒,左手拇指、食指捏起腹部脂肪层,垂直快速进针,完全推下注射键,皮下停留6秒以上,拔针时继续按住推键,以确保注射剂量准确,并防止体内血液或其他体液流入针头或胰岛素笔芯内。注射完毕,戴回笔帽妥为保管。
3.注意事项(1)每次注射前排尽笔芯内空气,并充分摇匀笔芯,来回摇动应至少10次,至产生均匀的白色混悬液为止,以防浓度误差致血糖控制不良。(2)每次注射要停留足够时间,正确拔针,以保证注射剂量准确。(3)使用中的笔芯无须冷藏,但应防止阳光直接照射,剧冷剧热;未使用的笔芯保存在2℃~8℃的冰箱内,注意勿太近冰格,以防冻结。(4)严格遵守专人专笔、一种笔芯一支胰岛素笔的使用原则,以防疾病传播及不同类型胰岛素间药物剂量的影响。
(五)自测指末血糖训练
1.适应证 患有糖尿病的老人。
2.操作步骤
(1)校准血糖仪:认真阅读血糖仪使用说明书,调整好血糖仪代码,使之与试纸代码相同。建议最好使用原厂家配套生产的试纸条。注意检查试纸的有效期,并查看试纸表面有无受潮或污染。
(2)洗手,安装试纸:将试纸插入血糖仪。切忌用手触摸试纸条表面。
(3)消毒:协助老人洗手,擦干。酒精消毒采血部位,待手指自然晾干。
(4)采血:采血笔要紧贴皮肤,再按采血笔采血。针刺后,如果血量不够,可将手指自然下垂,使指尖处形成饱满的一滴血,忌用力挤压。长期血糖监测应轮流更换采血部位。
(5)吸取血液:血糖仪显示滴血符号后,将血滴轻触试纸吸血区。听到“滴”的一声,或屏幕上闪烁消失后再移开,一次吸取足量血液。
(6)用干棉签按压采血点1~2分钟。
(7)读数、记录:屏幕上闪烁消失后显示的数字是血糖测试结果,将被自动记录在血糖仪中。将血糖值告知老人或老人家属,并记录在血糖登记本上。
(8)将使用过的采血针头与试纸丢入适当容器内。
(六)自测尿量训练
1.适应证 尿毒症、尿崩症、心力衰竭及使用利尿剂的老年人。
2.方法(1)评估老年人记录尿量的能力,必要时家人可协助记录。(2)准备一个能容纳1500~2000ml液体的量杯或带刻度的容器。(3)上午7点第一次排尿后的尿液弃去不要,以后每次排出的尿液都倒入量杯。(4)使尿液液面与视线处在同一水平线上。(5)正确读出量杯上的刻度。(6)准确及时地将每次排出尿量记在一个固定的记录本上。(7)次晨7点排尿一次,将尿液倒入量杯,然后累计记录24小时总尿量。
3.注意事项(1)注意区分正常和异常的尿量。(2)注意观察尿液的性质、颜色和气味等。(3)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就诊。
(七)自测痰量训练
1.适应证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支气管胸膜瘘等。
2.方法(1)准备一个带盖的透明量杯或自制能容纳300~500ml液体的量杯,每5ml做一个标记。(2)痰杯中先装入50ml清水,记录痰量时要减去。(3)将痰量记在一个固定的本子上。(4)每24小时累计记录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