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灌肠术

三、灌肠术

灌肠术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老人达到清洁肠道、解除便秘的目的。使用开塞露、甘油栓、肥皂栓法、人工取便上述方法都不能排出大便的老人,可进行灌肠术。

【目的】

1.软化及清除粪便,解除胀痛。

2.清洁和消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痛苦。

【准备】

1.护理员准备 评估与交流,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老人准备 了解灌肠术的目的和方法,取舒适体位。

3.环境准备 安全无障碍,温、湿度适宜,酌情关闭门窗,使用屏风或床帘遮挡。

4.用物准备

(1)治疗车上层置治疗盘,内备:肛管、血管钳、润滑剂、棉签、卫生纸、一次性尿垫、灌肠筒一套(橡胶管及接管,长约120cm,筒内盛灌肠液)、弯盘、水温计,也可使用一次性灌肠包。

(2)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或生理盐水,用量为500~1000毫升,温度一般为39~41℃。

(3)其他:橡胶单、治疗巾、便盆、便盆巾、输液架、屏风,另备有消毒液,治疗车下层备生活垃圾桶、医用垃圾桶。

【操作步骤】

1.核对解释 备齐用物携至老人床边,核对并解释操作目的及配合方法,嘱老人排尿。

2.安置卧位 老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脱裤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

3.垫巾置盘 垫一次性尿垫于老人臀下,置弯盘于臀边,盖好被子,只露臀部,防止受凉,保护隐私。

4.挂筒排气 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筒内液面距肛门40~60厘米。排尽管内气体,夹管(图6-29)。

图6-29 灌肠术

5.插管灌液 连接肛管,润滑肛管前端,一手垫卫生纸分开臀裂显露肛门,嘱老人深呼吸、放松,另一手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厘米,松钳、扶持肛管,使液体缓缓流入直肠。

6.观察处理 观察筒内液面下降情况及老人反应。如液面下降过慢或停止,多因肛管前端阻塞,可移动肛管或挤捏肛管使堵塞管孔的粪块脱落。如老人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可嘱其张口深呼吸以放松腹肌,减轻腹压,转移注意力;同时降低灌肠筒高度以减慢流速,或暂停片刻。如老人出现面色苍白、脉速、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促等,则可能发生肠道剧烈痉挛或出血,应立即停止灌肠,报告并及时处理。

7.拔出肛管 灌肠液即将流尽时要及时夹管,避免空气进入肠道或灌肠液、粪便随管流出。用卫生纸包裹肛管轻轻拔出,分离肛管置于医用垃圾桶内,用卫生纸擦净老人肛门。

8.协助排便 不能下床的老人应给予便盆,将呼叫器和卫生纸放于易取处;对危重老人应等候其排便完毕,清洁局部,取出便盆、橡胶单及治疗巾。

9.整理归位 询问老人感觉与需要,致谢合作。整理床单位,开窗通风,清理用物,冲洗肛管并按常规消毒处理。

10.观察记录 观察大便性质、颜色、量,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洗手,记录灌肠结果。如灌肠后排便一次记为1/E,如灌肠后未排便记为0/E。

【注意事项】

1.遵照医嘱选用灌肠溶液,准确掌握灌肠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量。

2.灌肠时取左侧卧位,应使乙状结肠、降结肠处于低位,利用重力作用,使灌肠液顺利流入乙状结肠和降结肠。

3.压力应适宜,如灌肠筒过高,压力过大,则液体流入速度过快,不易保留,且易造成肠道损伤。

4.防止损伤肠黏膜。插管时,应嘱老人深呼吸与放松,以利于插入肛管。如插管受阻,可退出少许,旋转后缓缓插入。切勿用力插管,以免损伤肠黏膜。

5.注意保护隐私和自尊,冬季注意保暖、防止着凉。灌肠时应随时注意观察老人病情变化,如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时,应立即停止。

6.掌握灌肠禁忌证,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和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老人严禁灌肠。

附:灌肠术考核评分表(表6-16)

表6-16 灌肠术考核评分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