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护理要点
1.心理护理 病人突然丧失部分肢体活动能力及语言能力,以致丧失生活自理及工作能力。缺乏思想准备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者,病程较长,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喜怒无常,甚至人格改变,对生活失去信心,不愿意配合治疗与护理。因此,家属要关心尊重老人,不能有嫌弃情绪,要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尽量避免老人情绪激动;护理人员应细心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时做好心理疏导,调节其情绪,鼓励其积极进行康复锻炼,争取最大的生活自理和功能恢复;老人则要做到遇喜不极乐,遇烦不大怒,保持愉快心情,对明显焦虑、抑郁、疑病等,可遵医嘱使用抗焦虑抑郁药或求助心理医师。
2.用药护理 遵医师嘱咐规律服药,预防脑卒中的复发,定期到医院复查。治疗原发病,控制好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黏等动脉硬化的病变。饭后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小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服用脑保护药物,如尼莫地平;服用补充钙剂预防骨质疏松;服用氧自由基清除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 等。老年人视力、听力、记忆力都有所下降,家属或护士要亲自督导老人服药。
3.饮食护理 清淡低盐饮食,控制总热量。肥胖的病人应限制主食的摄入量,将体重降至正常或接近标准体重,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和动物内脏,如肥肉、肥肠、肚,因这些食品含有很高的胆固醇及饱和的脂肪酸,容易加重动脉硬化。摄取适量优质蛋白质,如牛奶、瘦肉、鱼类、蛋类(蛋黄应少吃)、豆制品。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富含维生素C 的新鲜水果、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B 6的豆制品、乳类、蛋类;富含维生素E的绿叶蔬菜、豆类等。补充膳食纤维,如芹菜、粗粮等,增加胃肠蠕动,避免大便干燥。多喝水既可促进排便,又利于增加小便,防止泌尿系统感染。有的病人,由于行动不便,害怕小便多而不喝水,是非常不可取的。
4.吞咽困难护理 如果伴有面瘫,食物要送入患者健侧舌根处。如果吞咽的肌肉瘫痪,老年人在吃饭,尤其是喝水时就会出现呛咳,甚至食物从口鼻喷出。此时要注意不能勉强让病人进食水或药物,如果食物误吸入呼吸道,轻者引起肺部感染,造成吸入性肺炎;重者可能因窒息而死亡。轻型病人可进食黏稠食物,如稠粥、软饭等。将蔬菜、肉末等副食煮烂切碎拌在饭里,避免过稀过干的食物,这样容易被吞下。口服药物如无禁忌,可研碎后拌在食物里。重症病人则需要通过鼻饲法喂食,将米汤、牛奶、菜汁等食物用注射器注入,以保证足够的营养。
5.康复锻炼 按康复医生的指导和要求进行,一般生命体征稳定后或急性期后就可开始,发病的头3个月效果最为显著。锻炼的目的是促进瘫痪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肌力和关节活动度恢复,防止肢体挛缩变形,使病人达到生活自理或部分自理。锻炼是一个长期训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病人和家属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6.预防压疮护理 偏瘫老年人患侧局部神经因营养障碍、感觉障碍,压迫过久而不自知,易引起皮肤破溃形成“褥疮”。压疮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髋部、骶尾部、足跟部等骨骼突出处,应用软枕或海绵垫保护骨隆突处,建立翻身牌,每2~3小时翻身一次并记录,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渣屑。每日用温水将老人皮肤擦洗干净,并用酒精轻轻按摩受压部位。一旦发生压疮,可能因感染发热而加重脑血管病,严重者还可引发败血症而致死。老人一旦发现皮肤破溃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及早处理。
7.大小便护理 大小便失禁时,垫塑料中单,男性用保鲜袋轻轻绑缚阴茎,女性垫成人尿不湿或尿布,及时更换,并清洗会阴部,保持干燥清爽。尿潴留时插导尿管,注意无菌操作,每四小时开放一次,每天消毒尿道口一次,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便秘时,多吃蔬菜水果,每日顺时针按揉腹部两组,定时排便;或番泻叶泡茶口服,或加大黄10~40克/日,煎服。仍有排便困难,可用开塞露,切忌屏气用力排便。
8.清洁卫生护理 每天督促或协助老人洗脸洗手,用中性沐浴露或香皂,夏天每日清洁皮肤,冬天每周洗澡1~2次,洗头1次,适时理发剃胡须。保持床单位清洁,病室清扫消毒,通风,调节温、湿度。天凉注意添衣加被,天热谨防中暑腹泻。
9.预防坠积性肺炎 要经常翻身拍背,鼓励病人咳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开窗通风,湿式拖地,保持室温在22℃~24℃,湿度在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