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一)缺氧种类
1.低张性缺氧 由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引起动脉血氧含量(CaO2)减少,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组织供氧不足。低张性缺氧常见于高山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2.血液性缺氧 由于血液中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导致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而引起缺氧,常见于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一氧化碳中毒等。
3.循环性缺氧 因流经组织的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致,包括全身性循环性缺氧和局部性循环性缺氧,常见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心力衰竭、大动脉栓塞等。
4.组织性缺氧 在组织中毒、细胞损伤、呼吸酶合成障碍时,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异常所致,常见于氰化物中毒、大量放射线照射等。
(二)缺氧程度与表现
PaO2是反映缺氧的敏感指标,可作为是否给氧的重要依据。根据PaO2和SaO2的值再结合临床表现,可以评估病人的缺氧程度(表12-2)。
表12-2 临床表现与缺氧程度的判断
(三)氧疗的适应证
血气分析检查是用氧的指标,正常人的动脉血氧分压为10.6~13.3kPa(80~100mmHg)。当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6kPa(50mmHg)时,应给予氧。当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低于4.6kPa(34.5mmHg),出现严重的三凹征时,必须给予氧疗。
1.肺活量减少 因呼吸系统疾病而影响肺活量者,如哮喘、支气管肺炎或气胸等。
2.心肺功能不全 肺部充血而致呼吸困难者,如心力衰竭时出现的呼吸困难。
3.昏迷病人 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损伤病人。
4.其他 外科手术前后,大出血休克的病人。
(四)供氧装置及氧气表的装卸法
1.氧气筒 氧气筒为圆柱形无缝钢筒,筒内可耐高压14.7mPa,即150kg/cm2,容纳氧气约6000L。氧气筒的总开关在筒的顶部,可控制氧的放出,使用时,将总开关向逆时针方向旋转1/4周,即可放出足够的氧气;不用时,向顺时针方向将总开关旋紧。氧气筒的气门在氧气筒顶部的侧面,有一气门和氧气表相连,是氧气自筒中输出的途径(图12-16)。
图12-16 氧气表与氧气筒装置
2.氧气表
(1)压力表:从表上的指针能测知筒内氧气的压力,以kg/cm2表示。如指针指在120刻度处,表示筒内压力为120kg/cm2(11.76MPa)。压力越大,则说明氧气贮存量越多。当压力表指针达5kg/cm2(0.5MPa),说明该氧气瓶已空,就不能再使用,应更换氧气瓶。
(2)减压器:是一种弹簧自动减压装置,可将来自氧气筒内的压力减低至2~3kg/cm2(0.19~0.29MPa),使流量平稳,保证安全,便于使用。
(3)流量表:用来测量每分钟氧气流出量,流量表内装有浮标,当氧气通过流量表时,即将浮标吹起,从浮标上端平面所指刻度,可以测知每分钟氧气的流出量。
(4)湿化瓶:用以湿润氧气,以免呼吸道的黏膜被干燥气体所刺激。瓶内装入1/3或1/2冷蒸馏水或冷开水,将通气管浸于水中,出气橡胶管和鼻导管相连。
(5)安全阀:由于氧气表的种类不同,有的安全阀在湿化瓶上端,有的在流量表的下端。当氧气流量过大、压力过高时,压力阀的内部即自行上推,使过多的氧气由四周小孔流出,以保证安全。
3.氧气表的装卸方法
(1)装表法:将氧气表装在氧气筒上,以备急用。其过程是:吹尘、上表、拧紧、检查。①吹尘:将氧气筒置于架上,用手将总开关打开,使少量氧气从气门流出,随即迅速关好总开关,以达到清洁该处的目的,避免灰尘吹入氧气表内。②上表:将表的螺帽与氧气筒的螺丝接头衔接,用手初步旋紧。③拧紧:然后将表稍向后倾,再用扳手旋紧,使氧气表直立于氧气筒旁,检查有无漏气。④检查:接湿化瓶,将橡胶管的一端接氧气表,打开总开关,再开流量表下的流量调节阀(小开关),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以及全套装置是否适用,最后关上流量调节阀(小开关),推至治疗室备用。
(2)卸表法:①将总开关旋紧,打开流量表下的小开关放出余氧,再关小开关。卸下湿化瓶。②一手拿表,一手用扳手将表的螺帽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然后再用手旋松,将表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