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护理要点
1.监测血压 病人刚开始服降压药物时和刚刚调整降压药时,每天需测量血压3次,剂量与血压调整到位并平稳后,改成每天测2次。应急情况或不舒适时随时测量血压,以便采取对策。测量血压时,注意测量者的手臂、心脏、血压计应在同一水平线上;绑袖带的松紧度应适当;活动后休息30分钟再测,因这几个因素可明显影响血压数值。
2.心理护理 不良情绪的刺激可使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病人要保持心情舒畅和心态平衡,遇事豁达,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老年人心理脆弱,易将高血压与中风、心肌梗死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心情易处于恶劣状态。因此,护理员应该针对病人的心理状态,予以必要的解释和安慰,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用药护理 药物治疗是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手段。老年人心血管调节功能减退,降压药物应尽可能口服,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对药物的反应逐渐增加剂量,防止血压骤降而产生心、脑、肾的供血不足,发生眩晕或诱发胸闷或心绞痛。长期用药的病人如果突然停药,在劳累、激动等情况下,可能出现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高血压急症,威胁生命。护理员应告知老人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当出现副作用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在使用降压药物的过程中,老年病人坐起、站起时,动作应尽量缓慢。
4.合理饮食 老年人忌暴饮暴食,宜少量多餐;控制钠盐的摄入,一般成人摄入盐5~6克/天,少食腌制食品,限制含咖啡因的饮料;避免进食牛、羊、猪油和富含胆固醇的鱼子、蟹黄及动物内脏;宜食用脱脂或低脂牛奶,少吃蛋黄;肉类以禽类、瘦肉、鱼肉和其他水产品为主,宜食用黄豆制品如豆浆、豆腐等,食用油一般为25~30克/天;宜用豆油,避免油炸食品;多食富含钾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
5.适当运动 增加体力活动,如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跳舞等。运动量要适度,不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大运动量的锻炼,不要在运动时出现气喘吁吁,防止发生意外。
6.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均会影响降压治疗效果,发生脑卒中概率更高。护理员应帮助老人认识吸烟与饮酒的危害性,制订戒烟限酒计划,尽量使老人成功戒烟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