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功能训练方法
(一)视觉训练
1.适应证 视觉障碍老人。
2.方法(1)注视训练:选择适当的照明,在一厚纸片中心挖一孔,大小为2~5厘米,置于老年人眼前;老年人眼球在纸后运动,直至找到并看清前面的目标,然后逐渐将孔加大,练习找到并能注视目标。练习一段时间后,注视目标的时间逐渐加长,最后完全撤走纸片。(2)定位训练:让老年人找到某页书中左上或右上角的第一个字,左下或右下角最末一个字,或在桌子上摆些小东西,让老年人按照要求摆放练习;还可以没法增加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让老年人确定位置。(3)追踪训练:在写字时,让老年人眼睛始终看着在纸上运动着的笔,或织毛衣时需追踪毛衣针练习。(4)搜寻或扫描训练:让老年人看书,沿着一定方向运动,读完一行后检查是否经常将字读错、看错行;或在电话本上找一个所需要的名字等进行训练。(5)盲杖的使用训练:视盲或严重视力损害者,应由有视力者进行帮助或使用盲杖。
(二)摄食训练
1.适应证 摄食障碍老人。
2.方法(1)闭口训练:口角部位神经与肌肉能力差,口角张不开,张开了又闭合不好,食物易掉出来,要多做闭口训练。(2)伸舌训练:伸舌运动可以锻炼舌头的灵活性。(3)会厌软骨训练:老年人的会厌软骨下降速度慢,喝液体食物时,由于液体流速比较快,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气管,易呛水。训练会厌软骨的方法:喝一口水,吞进去的瞬间轻咳一下。
(三)吞咽训练
1.适应证 吞咽障碍老人。
2.方法(1)发音练习:让老年人张口发“a”音,并向两侧发“i”音,然后再发“u”音;也可嘱老年人缩唇发“f”,像吹蜡烛、口哨一样。每个音发三次,连续5~10次,通过张闭口动作,促进口唇肌肉运动。(2)舌头运动训练:嘱老年人开口,将舌头向前伸出,然后做左右运动摆向口角,再用舌尖舔下唇后转向上唇,按压硬腭部,每隔5分钟做一次运动,每天3次。(3)进食训练:进食前应嘱老年人放松精神,保持轻松、愉快情绪15~30分钟,然后让老年人坐直(坐不稳时使用靠背架)或头稍前倾45°左右,这样可使进食时食物由健侧咽部进入食道;或可将老年人头部轻轻向瘫痪侧倾斜90°,使健侧咽部扩大便于食物进入。
(四)言语矫治训练
1.适应证 失语症。
2.方法(1)构音肌的训练:令老年人发“a”音,用咳嗽或用嘴吹灭火柴或吹动纸片以诱导发音,失语症者的唇音最易恢复。(2)对镜发音练习:首先随旁人发音或讲词汇,以后自己发音或讲词汇,在视觉帮助下,对镜观察口语训练时构音器的位置和口型。(3)衔接性练习:先由照料者说出常用句的前半句,再令失语症老年人连接说出后半句。(4)复杂性练习:逐渐复述单词、词汇、句子或文章,由短到长,由简到繁。(5)听语指图或指字训练:按口令指出有关图片或文字,发音或解释。(6)读写操练:让失语老年人读出卡片上的文字,从事听写、抄写、自我书写训练。
(五)人工肛门训练
1.适应证 因结肠癌、肠梗阻、腹外伤而暂时造瘘者及直肠癌术后永久造瘘者。
2.方法(1)术后7天后开始训练,一般取坐位。(2)清洁处理训练:用棉球或软纸擦去粪便及分泌物;用肥皂水轻轻擦洗干净,再用清水洗;用纱布拭去水珠,造瘘口周围皮肤涂以氧化锌乳膏或使用凡士林纱条保护;人工肛门上覆以纱布或粪袋。(3)预防人工肛门狭窄训练:术后约一周教老年人用手指扩张肛门,将手指沿肠道行走,慢慢深入人工肛门4cm左右;不需洗肠者每日扩张1次,每次2分钟;扩张时张口,防止增加腹压。(4)造瘘排便训练:初期每日灌肠以建立排便规律。将800~1000ml的37%~40%的温度适宜的洗肠液,在8~10分钟内注入。注入后压迫人工肛门5分钟左右,从回盲部到升结肠缓慢按摩,可以使病人顺利排便。
3.注意事项(1)练习时循序渐进,勿使老年人产生心理负担。(2)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安排练习时间。(3)训练时动作轻柔且要观察老年人的反应。
(六)行走训练
1.适应证 由于身体结构和软组织病以及神经肌肉疾病所致的身体重心失去平衡及身体部分呈不对称性的异常步态。
2.方法(1)评估异常步态的病因及形态。(2)评估行走时所需的辅助工具,制定行走的训练计划,包括辅助行走工具的准备、训练频度、持续时间、训练所要达到的目的。(3)与老年人及其家属研究计划的实施,以求配合。(4)定期总结和评估训练效果,不断改进计划。(5)训练过程分为三步:照料者陪同练习;使用辅助工具练习;脱离工具独立练习。(6)训练时慎防跌伤。
3.助行器(拐杖)的选择
(1)手杖 确定手杖高度的方法:老人穿鞋直立,手杖高度与大转子(关节突起处)处于等高的位置。①T形杖、问号杖:适用于握力好,上肢支撑力强的偏瘫孩子或老年人。②三足杖、四足杖:稳定性较好,适用于平衡力欠佳的人。③前臂杖:适用于握力差、前臂力较弱但又不必用腋杖者。④腋拐。确定腋拐高度的方法如下:取站立位,将腋拐放于腋下,与腋窝保持3~5cm(2~3横指)的距离,手柄的高度与大转子高度相同(图13-37)。两侧腋拐支脚垫分别置于脚尖前方和外侧方直角距离各15cm处(图13-38)。使用腋拐时,肘关节屈曲30°,主要着力点为腕关节,非腋窝。若腋拐过高或使用时着力点为腋下,就会将腋窝压在拐上支撑身体,而容易导致腋神经损伤。
图13-37 腋杖选择
图13-38 支脚垫与足尖距离
4.腋拐的正确使用方法
(1)四点步行法:一侧腋拐→对侧腿→另一侧腋拐→对侧腿。如左拐→右腿→右拐→左腿。简单地说就是一侧腋拐与对侧腿交替迈步,特点是行走稳定,但速度较慢(图13-39)。
图13-39 四点步行法
(2)两点步行法:如左腋拐/右腿→右腋拐/左腿。即一侧腋拐与对侧腿同时步行。
(3)上下台阶的步行方法:上台阶时,使用者注意不要低头看脚,要向前看,双脚位于台阶边缘持杖站稳。上台阶步骤为:腋拐→健腿→患腿(图13-40)。下台阶步骤为:腋拐→患腿→健腿(图13-41)。
图13-40 上台阶
图13-41 下台阶
(七)关节功能训练
1.适应证 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活动受限,而不能达到原关节功能范围。
2.方法(1)评估目前关节活动的范围、受限程度,了解正常关节的活动范围与程度,确定关节功能训练后能达到的范围。(2)选择适当的活动形式:外展、内收、伸展、屈曲、内翻、旋前、旋后、旋转。(3)记录每次能耐受关节运动的时间和程度。训练时,可先用健侧肢体辅助进行,然后逐渐脱离辅助自行练习,最终达到预期目标。
(八)协调运动训练
1.适应证 肌肉软弱无力、肌肉痉挛、小脑病变、运动失调、神经肌肉疾患、中枢性麻痹。
2.方法(1)评估肌肉运动状态:肌力、关节运动度、视觉运动、本体感受、关节交互运动、点对点运动、平衡运动。(2)运动前的准备:肌肉张力要恢复正常;去除疼痛;保持轻松自然情绪,切忌紧张。(3)对中枢性肌肉痉挛的老年人,要用药物解除痉挛;对情绪紧张而致肌张力增强者,可先进行放松训练。(4)训练步骤。弗兰克运动要点:取舒适体位;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间歇到持续;从小范围到大范围,从近端到远端;先卧姿训练,继而到坐,再到站;开始时张开双眼练习协调动作,然后再闭目练习;记录练习情况。弗兰克运动的主要项目:上肢,用手指捡起放置在特定位置的物品;将自己的手放在桌面上,朝着指定目标做反复练习碰触的动作。下肢,抬起一脚使脚跟碰另一腿膝盖,再沿着胫骨面下滑到脚大拇指,反复练习;沿着直线向前走、向后走及侧行;在地面上画上足迹,沿着足迹进行行走练习;练习转身;站起坐下练习;上下楼梯训练。
(九)膀胱功能训练
1.适应证 尿失禁者。
2.方法(1)C rede氏法:用手掌柔软而有力地压迫膀胱。首先在肚脐处,然后向下移至耻骨联合。按此步骤重复几次,而后压力直接作用在膀胱上。(2)训练时间:晨起第一件事和入睡前最后一件事就是排空膀胱。(3)每天要大量饮水,并加强锻炼。
(十)呼吸功能训练
1.适应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所致的呼吸功能下降者。
2.方法(1)重建生理性呼吸模式训练要领:思想集中,肩背放松,先呼后吸,吸鼓呼瘪,呼时经口,吸时经鼻,细呼深吸,不可用力。训练方法:舒适体位(坐或卧位);一只手放于胸骨底部感觉横膈活动,另一只手置于上胸部感觉胸部和呼吸肌的活动;通过嘴唇慢慢呼气,上腹部向内回缩;通过鼻缓缓地吸气,上腹部逐渐向外扩张;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凹陷,放松呼吸,重复。(2)缩嘴呼吸:在呼气过程中通过缩嘴,限制呼气气流,保持气道一定压力,防止肺泡、气管迅速塌陷,促进更多残留气体的排出,改善通气量。训练要领:用鼻吸气,同时关闭嘴;强调缩嘴呼气;吸与呼的比率为1∶2~1∶5;呼吸频率<20次/分。(3)腹式呼吸:放松所有辅助肌群,避免上胸部活动;吸气为主动活动,呼气为被动活动,应缓慢、深长;避免用力呼气与呼气过长,以免导致过度通气、憋气(图13-42)。(4)胸部扩张呼吸训练要领:治疗者对胸壁局部施加一定压力,让病人对抗压力扩张局部胸壁,并进行积极吸气,对肺不张或肺膨胀不全者,充分吸气后应保持3秒,这将比普通呼吸有效得多,尤其在术后。训练方法:治疗师用手掌在病人两侧下胸壁或胸背部加压,用力程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或在胸壁局部或腹部放置一定重量的沙袋让病人对抗。
图13-42 腹式呼吸训练
(王杏英 糜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