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信息化服务的发展趋势

四、养老信息化服务的发展趋势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卡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服务,基于移动的数据消费、基于物联网的数据收集、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分析、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分享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养老机构信息化正朝着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移动化、区域化等方向发展。

1.集成化 实现养老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养老机构信息标准是专门为养老信息产生、信息处理及信息管理等信息工作制定的各类规范和行动准则,涉及老年人信息采集、传输、交换和处理等整个养老护理信息处理过程。养老机构信息标准化目的之一,是实现养老机构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即系统之间能够传输数据并且能够被准确地理解。养老机构信息标准化是实现养老机构不同系统间兼容和信息交换共享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对内关系到老年人信息的集成和有效利用,对外关系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2.标准化 养老机构信息化建设的热点。标准化是养老机构信息集成的基础,养老机构信息平台是以老年人基本电子信息的信息采集、存储和集中管理为基础,连接护理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养老机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平台,同时也是区域范围内跨机构养老机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服务的重要载体。

3.智能化 养老机构信息化的最终归宿。未来智慧养老(养老机构智能化)将包括护理业务智能化、管理决策智能化、老年人服务智能化、资源管理智能化、机构物流智能化、楼宇建筑智能化等。

4.移动化 加速以老人为中心理念的实现。近年来,随着WLA N、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及A pp等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养老服务、健康监测和健康管理正呈现出移动化趋势。所谓移动养老,是通过移动终端/PDA 、移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等移动通信技术来提供养老信息和护理服务,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健康管理和健康分析的一种医疗模式。

5.区域化 养老机构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家院融合、医养结合、院院互通等养老模式的兴起,以及远程医疗的逐步发展与普及,推动着医养结合朝着区域化方向发展。未来,通过机构老年人信息平台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对接和互联互通,依托区域影像、区域心电、区域临床检验、区域病理以及区域HIS中心等,可实现两级平台和跨医院之间的诊疗信息共享,实现包括老年人健康卡、电子健康档案、预约挂号、双向转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疗联合体、远程医疗、公众医疗信息服务等服务的业务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