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亡概述
2025年08月10日
一、死亡概述
(一)概念
死亡是指个体生命活动不可逆转的终止。目前医学界和社会伦理学家多以“脑死亡”作为判断死亡的标准。1968年世界第22次医学大会上,美国哈佛大学提出的脑死亡诊断标准为:不可逆的深度昏迷,自发呼吸停止,脑干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平坦)。凡符合以上标准,并在24小时或72小时内反复测试检查,结果无变化,排除体温过低(<32.2℃)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影响,即可宣告死亡。
(二)分期
1.濒死期 又称临终期,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是临床死亡前主要生命器官功能极度衰弱、逐渐趋向停止的时期。
2.临床死亡期 是临床上判断死亡的标准。这一时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层扩散到皮层以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表现为呼吸、心跳完全停止,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如4~6分钟内及时采取有效急救措施,仍有复苏的可能。临床死亡期一般持续5~6分钟。
3.生物学死亡期 指全身器官、组织、细胞生命活动停止,也称细胞死亡。随着生物死亡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尸斑、尸僵及尸体腐败等现象(表14-1)。
表14-1 生物学死亡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