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心理问题的疏导
2025年08月10日
三、失独心理问题的疏导
失独老人是指因为各种原因独生子女死亡,自身由于年龄或者其他原因不愿或者不能再生育或收养的人。失独心理问题常表现为:认为孩子离世跟自己有关系,长期自责,认为自己不祥、晦气,低人一等;孩子去世后,失独老人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酗酒、抽烟、药物依赖、自杀、吵架等问题频发,加上疾病缠身或离异,不少家庭都面临着“二次破裂”的危险。
(一)影响因素
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是失独老人生产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与西方国家家庭价值观不同,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中特别重视直系血缘关系。孩子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老人精神的寄托和慰藉,如果没有子女,会觉得这个社会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一旦儿女亡故,老人将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
(二)心理疏导方法
失独老人由于特殊的情感创伤,是老年群体中的“孤独之最”“空巢之最”,心理上更需要支持和关怀,通常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加强社区建设,让老人有归属感。社会应该尽力协调各种力量为他们提供服务和帮助,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构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社会氛围,让老人把社区当作一个可以依赖的大家庭。
2.社会积极支援,让失独老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慰藉。社会志愿者一方面为失独老人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和情感支持等多元化服务,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帮助,这样有助于老人减少养老方面的焦虑情绪,保持心态平衡。
3.加强自身调节,让失独老人从悲伤中走出去,扩大自己的兴趣范围,从各种兴趣爱好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4.少年夫妻老来伴。老年夫妇应该及时地将情感转向老伴,以此填补因子女离去而留下来的“真空”。不理解,相互埋怨,只能心生嫌隙。丧偶老人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考虑再婚,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寄托,以此来摆脱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