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压疮预防及护理
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因压力、摩擦力或剪切力而导致的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的局限性损伤,常发生在骨隆突处。由于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出现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导致局部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就形成了压疮。引起压疮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是压力,故压疮也称为“压力性溃疡”;又因产生压疮的病人长期躺卧于床上,身体与垫褥接触而发生皮肤破损,因而压疮也有“褥疮”之称。
(一)压疮的形成和好发部位
1.压疮形成因素
(1)压力因素:从力学原理解释,压疮通常是由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这也是形成压疮的主要原因。这三个力分别是:垂直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垂直压力是引起压疮最主要的原因。局部组织承受超过正常毛细血管的垂直压力时,组织就会缺血、溃烂或坏死。摩擦力是由两层相互接触的表面发生相对移动而产生的。当坐、卧床活动时,皮肤受床单、椅垫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搬运时拖拉动作产生摩擦力,皮肤就会受到损伤。剪切力是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而产生进行性的相对移位所引起,是由摩擦力和压力相加而成,与体位有关。如半卧位时,身体下滑,皮肤与床铺出现平行的摩擦力,加之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从而导致两层组织间产生牵张而形成剪切力(图6-18)。
图6-18 剪切力
(2)理化因素刺激:受尿液、汗液等刺激而变得潮湿,皮肤潮湿会增加摩擦力,进而加重皮肤组织破溃且容易引发感染。如床单褶皱不平、床上有渣屑等摩擦,都会使皮肤组织破溃感染而发生压疮。
(3)医疗措施使用不当:使用石膏、绷带、夹板、约束带、牵引固定时,衬垫不当,松紧不适,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发生压疮。
(4)营养不良或水肿:机体营养不良是压疮发生的内因。全身出现营养障碍时,营养摄入不足,蛋白质合成减少,出现负氮平衡,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一旦受压,骨隆突处皮肤要承受外界压力和骨隆突本身对皮肤的挤压,受压处因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保护而容易引起血液循环障碍。长期发热及恶病质的病人,机体能量消耗增加,受压处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
(5)年龄和疾病影响:老年人的皮肤在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免疫功能等方面均出现衰退现象,表现为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抵抗力下降,对外部环境反应迟钝,皮肤血流速度下降且血管脆性增加,最终导致皮肤易损性增加。老人的移动能力受限及存在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并发症也是引起压疮不可忽视的内源性因素。
2.压疮的好发部位 压疮好发于长期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骼隆突处。其与体位关系密切。体位不同,受压点不同,易发生部位也不同(图6-19)。
图6-19 压疮好发部位
(1)仰卧位 枕骨粗隆、肩胛骨、肘部、骶尾部、足跟,尤其好发骶尾部。
(2)侧卧位 耳郭、肩峰、髋部、股骨粗隆、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
(3)俯卧位 面颊、耳郭、肩峰、髂前上棘、膝部、足趾。
(4)坐位 坐骨结节(臀部)、肘关节。
(二)压疮的预防
1.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1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应将老人身体抬起后,再挪动位置,避免拖、拉、推的动作,避免擦伤皮肤。
2.使用保护具
(1)局部:根据不同体位,在身体空隙处局部垫海绵垫、软枕,保护骨突处,支撑身体空隙处;对来自体表上部的压力,可使用护架,抬高被毯,以免受压。不可使老人直接卧于橡胶单上。
(2)全身:可垫水褥、气垫褥等支撑体重。增加身体与床褥接触面积,使作用于身体的正压及反作用力分布在一个比较大的面积上,使受力面积宽且均匀,骨骼隆突部皮肤上所受的压强减轻。
3.正确使用矫形器具 对使用石膏、夹板、牵引的老人,做到一听二看三摸四调。(1)倾听主诉和感觉。(2)观察皮肤、指甲的颜色。(3)触摸皮肤温度、湿度。(4)调节器具松紧,如有异常应报告医生,及时调整。
4.保护皮肤,避免刺激 出汗时应及时擦干皮肤,用温水清洗,保持清洁,更换衣被;大小便失禁时,适当使用尿布,或遵医嘱留置导尿,以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不用破损便盆,以防擦伤皮肤,使用时抬起腰骶部,避免强塞硬拉;对有感觉障碍的老人慎用热水袋和冰袋,防烫伤及冻伤。
5.加强营养摄入 营养缺乏是导致压疮的原因,也会影响压疮愈合。增加机体营养是加快创面愈合的重要条件。在病情许可下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6.增强局部血液循环 对肢体循环不良者,护理员要调节好室内温度和湿度,注意保暖;对易发生压疮老人,护理员要经常检查受压局部,用温水擦洗,用50%乙醇按摩,促进皮肤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的发生。
7.鼓励老人活动 在病情许可时,协助老人进行肢体功能练习,鼓励其尽早离床活动,尽可能避免使用约束带和镇静剂,预防压疮发生。
(三)压疮分类
压疮根据皮肤损伤程度不同分为四期:瘀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浅度溃疡期、坏死溃疡期,各期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不同的预防、护理、治疗措施。压疮四期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见表6-9。
表6-9 压疮四期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续表
(四)压疮护理技术
【目的】
1.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皮肤完整。
2.促进压疮痊愈,防止并发症。
3.让老人获得预防压疮的知识和技能。
【准备】
1.护理员准备 评估与交流,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老人准备 老人了解皮肤按摩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病情稳定,乐于配合。
3.环境准备 关好门窗,调节室温至22~26℃,拉上窗帘或使用屏风遮挡。
4.用物准备 软枕3~4个、脸盆1个(装50℃左右热水)、毛巾1条、浴巾、50%乙醇、爽身粉、清洁创面药物(生理盐水)、敷料、清洁衣裤,按需备便盆、便巾,备生活垃圾桶、医用垃圾桶、记录本和笔、床档,必要时备屏风。
【操作步骤】
1.核对解释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向老人解释,以取得合作。放平床支架,酌情协助排便。
2.翻身观察 帮助老人翻身侧卧或俯卧,背向护理员,身体靠近床沿。观察老人背部、臀部骨骼隆突处皮肤受压情况。
3.温水擦背 调节好水温,将浴巾垫于老人身下,将毛巾包裹于手上,将老人背部、臀部擦洗干净,水温50~52℃,擦洗方法同床上擦浴。
4.按摩背部 按摩手法:震颤、敲击、捶打、按摩、揉捏、叩击等(图6-20)。
图6-20 背部按摩手法
(1)按摩法:从骶尾开始,沿脊柱两侧至肩部,以掌侧大、小鱼际肌,由外向下再转至由内而上做环形按摩,然后轻抚全背;按摩力量均匀,以刺激肌肉组织为度,由骶尾骨开始至第七颈椎处,用拇指的指腹按压棘突两侧。
(2)揉捏法:用大拇指及其四指一连串抓起或拧起大块肌肉,采取有节律地扭或压缩动作。先揉捏老人一侧背及上臂,由臀部往上至肩部。
(3)叩击法:用两手掌小指侧,轻轻叩敲臀部、背部及肩部,通过刺激皮肤来促进血液循环。
5.局部按摩 蘸少许50%乙醇,以手掌大、小鱼际肌紧贴皮肤,做压力均匀的向心性按摩,由轻至重,再由重至轻,每次3~5分钟。同一部位,每个动作约执行3~5次,同前手法。如老人有反应性充血则不主张按摩。
6.擦干穿衣 用浴巾擦干皮肤,扑上爽身粉,保持皮肤干燥,移去浴巾并协助老人穿衣。
7.取位垫枕 取舒适卧位,垫上软枕,使病人舒适、安全,致谢老人合作。
8.整理记录 整理病人床单位,清理用物,记录按摩时间,签名。
【注意事项】
1.温水擦背时,避免床单沾湿,动作要轻柔,勿过多暴露,防止受凉。
2.护理员在操作时,应注意节力原则。
3.按摩力度应足以刺激肌肉组织。
4.保证老人舒适、安全。
附:压疮预防考核评分表(表6-10)
表6-10 压疮预防考核评分表
续表
(五)案例讨论
王大明,男,75岁,下肢瘫痪入院已有20多天。由于长期卧床,王大爷生活不能自理,加上天气炎热,出汗较多,护理员小朱为王大爷进行晨间护理时,在其骶尾部发现有2cm× 3cm大小的皮肤呈紫红色,触之局部有硬结,并且在表面有数个大小不等的水疱。
讨论:
1.该老人出现了什么并发症,如何护理?
2.预防该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知识链接】
滑单床上移动老人技术
一、滑单相关知识
滑单是一个节力的床上移动工具,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是一种国外引进的新方法。当老人长期卧床时,给老人勤翻身是一个很频繁、很费力的护理动作,如果操作不当、对老人和护理员都可能造成伤害。滑单可将老人从床尾至床头前后移动,是省力和安全的护理方法。
1.滑单制作 滑单的材料为医用slide sheet面料,摩擦系数小,经过特殊涂层,特别滑爽,牢度好,耐水洗,抗菌。制作时把面料制成桶状,即双层、短边缝合成桶状的长方形滑单。
2.滑单原理 在移动的过程中摩擦力小,利用双层之间的滑动,可左右、前后地移动老人。同时,护理人员省力,不用搬动老人的身体,也可以保护老人的皮肤不受损伤。
3.滑单的分类 分为长滑单和短滑单,长滑单的长度应从老人头部至臀部下约15cm;短滑单的长度是从肩部至臀部。
二、单人使用短滑单
适用于体重较轻者,操作步骤见图1。
图1 单人使用短滑单
1.把枕头竖立于床头,准备好长方形的双层短滑单,将滑单的长边折叠1/3。
2.老人弯曲双腿侧向一侧,将折叠好1/3的滑单垫在老人的臀部和腰背部的下方,然后,将老人翻身侧于2/3的滑单上,拉平折叠的滑单,让老人平卧于滑单上。
3.把竖立的枕头放平,一手扶住老人的肩,另一只手推动老人的臀部往上滑,老人随滑单移动到床头。然后一手扶住老人的髋部,一手抓住滑单底层、并抽出滑单,助老人放平枕头、整理床铺。
三、单人使用长滑单操作步骤(图2)
图2 单人使用长滑单
1.准备好长滑单,协助老人弯曲双腿侧向一侧,将折叠好1/3的长滑单铺在老人的臀部、腰背部及头部下方。然后,将老人翻身侧于2/3的滑单上,拉平折叠的滑单,让老人平卧于滑单上,将枕头放在滑单上、帮老人放平枕头。
2.一手扶住枕头,另一只手推动老人的臀部往上滑,老人随滑单移动到床头。
四、双人使用滑单
适用于体重较重者,操作步骤见图3。
图3 双人使用滑单
1.准备好长滑单和护带,两人分别站在老人床的两侧,用单人使用长滑单的方法,两人协助把滑单置于老人头部和身下。
2.用护带托住老人臀部,两人分别一手拉住护带的一端、另一手抓住床头,同时用力拉护带滑动滑单的上面一层,老人随滑单移动到床头(或者两人站在老人两侧,同时用双手抓住滑单的上层,滑动滑单的上层把老人移至床头)。
五、注意事项
1.选择长短合适的滑单和护带。
2.使用短滑单时,床头要竖立一枕头,防止上滑时,撞伤老人头部。
3.在使用滑单的过程中,始终要注意保护老人的安全,避免坠床。
4.两人使用滑单时,要协调配合、动作一致,避免老人产生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