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测量与观察

四、血压测量与观察

1.血压概念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常用B P表示。血压分为动脉血压、毛细血管血压和静脉血压,我们通常测量的都是动脉血压。

(1)收缩压:当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至收缩中期达最高值,此时的动脉血压称收缩压。

(2)舒张压:当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至心舒末期达动脉血压的最低值,此时的动脉血压称舒张压。

(3)脉压差: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差,简称脉压。

2.正常血压 一般以肱动脉血压为标准。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139mmHg(12.0~18.5kPa),舒张压60~89mmHg(8.0~11.8kPa),脉压30~40mmHg(4.0~5.3kPa)。

换算公式:1mmHg=0.133kPa,1kPa=7.5mmHg

3.异常血压观察

(1)高血压:是指在安静和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在140mmHg或以上,舒张压在90mmHg或以上。

(2)低血压:指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的血压。

(3)脉压异常:①脉压增大:脉压大于40mmHg。②脉压减少:脉压小于30mmHg。

(4)高血压分类和定义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血压水平的分类和定义(表8-3),高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老人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高血压又进一步分为1级、2级和3级。

表8-3 血压分类和定义

4.血压计种类

(1)水银血压计:由玻璃管、标尺、水银槽三部分组成。在血压计盒盖内面固定一根玻璃管,管面上标有双刻度(标尺)0~300mmHg(0~40kPa),最小分度值分别为2mmHg或0.5kPa。玻璃管上端盖以金属帽和大气相通,玻璃管下端和水银槽(贮有水银60g)相通(图8-7)。水银血压计测得的血压数值准确可靠,但较笨重,且玻璃管部分易破碎。

图8-7 水银血压计

(2)电子血压计:袖袋内有一换能器,有自动采样电脑控制数字运算和自动放气程序。数秒钟内可测得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数值(图8-8)。此种血压计操作方便,不用听诊器,省略放气系统,排除听觉不灵敏、噪音干扰等造成的误差,但欠准确。

图8-8 电子血压计

5.血压测量方法

【目的】

1.判断血压有无异常。

2.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状态。

3.为疾病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

【准备】

1.护理员准备 服装整齐、修剪指甲、清洁并温暖双手。

2.老人准备 测量前30分钟避免影响血压的各种因素,了解血压测量的目的及方法,取合适体位。

3.环境准备 环境干净整洁,舒适安全,室温维持在22℃~24℃。

4.用物准备 水银血压计、听诊器、笔和记录本。

【操作步骤】

1.先把水银血压计打开,把水银柱最下边的银色水银槽开关打开,被测者把肘臂伸直,掌心向上,与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图8-9)。

图8-9 测血压

2.将听诊器置于肱动脉平第4肋软骨处,把袖带平整地缠在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袖带下缘距离肘窝2~3cm,挤压输气球打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水银柱又升高20~30mmHg后,慢慢放气,使水银柱下降,视线与水银柱刻度平行。

3.在听诊器中听到的第一声,水银柱所指刻度为收缩压;当搏动音消失或减弱时,所指刻度为舒张压,读为收缩压/舒张压,如120/80mmHg。

4.测量后,放尽袖带中的空气,解开袖带,测血压完毕,将血压计右倾45°,关闭气门,输气球放在固定的位置,记录血压数值。

5.记录采用分数式,即“收缩压/舒张压”,单位为mmHg,如120/80mmHg。

【注意事项】

1.为确保测量的准确性,测量血压应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2.应在老人安静的状态下测量,如遇老人剧烈运动后,则应休息30分钟后测量。

3.袖带缠绕松紧要合适。若袖带太紧测得的血压值偏低,袖带太松测得的血压值偏高,袖带不平整也会使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4.为偏瘫、肢体外伤或手术的老人测量血压应选择其健侧肢体。

5.测量血压时应做到被测量者的手臂、心脏、血压均在同一水平线上。若被测手臂位置高于心脏水平,测得的血压值偏低;被测手臂位置低于心脏水平,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附:生命体征测量考核评分表(表8-4)

表8-4 生命体征测量考核评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