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鼻饲照料技术

五、老年人鼻饲照料技术

鼻饲喂食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鼻饲喂食适用于意识不清、痴呆症不能由口进食的老人和因脑血管意外导致经口进食有困难的老人,还包括因各种原因导致进食困难、引起严重营养不良、水和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的老人。鼻饲喂食的食物包括三种:混合奶是鼻饲的流质食物,适用于身体虚弱,消化功能差的鼻饲老人;均浆混合奶适用于消化功能好的鼻饲老人;要素饮食是不需要消化过程,可直接被肠道吸收和利用,为人体提供热能和营养的饮食,适用于患有非感染性严重腹泻的鼻饲老人。

(一)判断鼻饲管的方法

进行鼻饲喂食前,应判断鼻饲管有无滑出食管、是否在胃内,判断方法有三种,可任选一种使用。

1.用注射器连接鼻饲管末端,然后往后抽吸,如有胃液或胃内容物被抽出,说明胃管在胃内,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2.用注射器连接鼻饲管末端,将注射器内10~20毫升空气注入鼻饲管,同时在胃部腹壁上放好听诊器,空气进入胃内时,可通过听诊器听到“咕噜咕噜”的气过水声,证明胃管在胃内。

3.把胃管末端放进一个装了水的杯中,看是否有气泡溢出。若鼻饲管在胃内则无气泡溢出;如果有气泡溢出,说明胃管可能移到气管了,须立刻拔出重插。

(二)鼻饲喂食照料技术

【目的】

1.对不能自行经口进食病人,如昏迷、口腔疾患或口腔手术后不能张口者,上消化道肿瘤引起吞咽困难的老人提供营养和治疗。

2.拒绝进食者,通过胃管供给食物和药物,维持老人营养和治疗的需要。

【准备】

1.护理员准备 衣帽整洁,洗净双手,戴口罩。核对鼻饲对象,核对饮食单上的食物和鼻饲饮食是否相符,查对老人床号、姓名、房号,查对饮食种类和量。

2.老人准备 了解进餐的注意事项及有进餐的意愿。

3.环境准备 环境清洁,温、湿度适宜。

4.用物准备 鼻饲的灌注器、毛巾1条、水杯(内装100毫升温开水)、记录单和笔。

【操作步骤】

1.核对解释 备齐用物携至老人床旁,询问床号、姓名,向老人介绍进食的鼻饲种类和量,得到老人配合。

2.安置体位 根据老人情况,协助取舒适体位。上肢功能较好的老人,取半坐位或坐位,无法坐位的取右侧卧位,要把床头摇高或用软枕垫起大约30°角度,为老人颌下垫好毛巾。

3.检查鼻饲管 每次饮食前要检查鼻饲管是否固定牢固,观察胃管的刻度是否与标记长度一致。如发现有脱落,要立即处理。确定鼻饲管在胃内后,才能准备鼻饲。

4.鼻饲喂食的方法

(1)测试饮食温度为38~40℃,或将饮食少量滴在自己手腕的内侧,以温热不烫为宜,用灌注器从水杯中抽取20毫升温开水。

(2)连接胃管,向老人胃内缓缓注入温开水,盖好胃管末端盖帽。注水的目的是确定胃管通畅,同时让管道湿润并刺激胃液分泌。

(3)每次抽吸鼻饲饮食50毫升,在水杯内边缘漱掉灌注器乳头的残渣,套入打开盖帽的鼻饲管,缓缓推注,速度为10~13毫升/分钟,每次最多推注200毫升,时间需15~20分钟,两次鼻饲间隔时间为2小时。

(4)鼻饲完毕,用灌注器抽30~50毫升温开水慢慢注入,冲净鼻饲胃管内的食物,以防堵塞。

(5)整理归位:整理用物及床单位,询问老人感受,协助老人取舒适卧位。

(6)记录签名:记录鼻饲喂食的时间、量并签名。

【注意事项】

1.每次鼻饲前应证实胃管在胃内且通畅,并用少量温开水冲管后再进行喂食。鼻饲完毕后再次注入少量温开水,防止鼻饲管堵塞。

2.食物的温度应保持在38~40℃,避免过冷或过热;新鲜果汁与奶液应分别注入,药片应研碎溶解后注入。

3.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梗阻的病人禁止使用鼻饲法。

4.长期鼻饲者应每天进行2次口腔护理,并定期更换胃管,普通胃管每周更换一次,硅胶胃管每月更换一次。

附:鼻饲喂食技术考核评分表(表6-12)

表6-12 鼻饲喂食技术考核评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