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阐述

理论阐述

“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管仲就提出“以人为本”的原则。他认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把“以人为本”看做是建立和巩固霸主之业的根本原则,这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作用,人才是最终决定因素。同样,教育是影响人的社会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有关“人”的工作,一切从“人”的发展与需要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指把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以人为本”的提出是对以神为本和以物为本观念的否定和超越,它在本质上体现了对人的生存境况的关怀、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人的作用的重视。对教育来讲,“以人为本”就是在教育目的上要把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过程中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服务于人。“以人为本”在教育中的体现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就是要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就是要尊重个性、承认差别,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要和期望。[7]

校长来讲,为了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不仅要考虑“物”的要求,更多的是考虑“人”的因素。因此,校长的办学宗旨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样才有利于整合各种资源优势,调动多方积极性;才有助于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人是教育中最核心、最能动的要素。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作为学校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奠基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宗旨,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就是要求校长在办学中重视人、关怀人、尊重人,要本着“以发展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精神。具体说来,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和关爱学生;就是要以教师为本,激发广大教师热爱事业、献身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除了高度重视教师和学生以外,真正具有“以人为本”意识的校长还会高度重视学生家长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以家长为本,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促进家校合作。如此一来,一校之长就做到了“目中有人”。这才是在真正意义上坚持“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