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案例
嘉兴第一中学:百余年成德达才,逢盛世俊杰层出
嘉兴一中以“成德达才”为校训,坚持“从严求实”的校风。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致力于改革和创新,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化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始终保持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理念的传承与革新
嘉兴一中在11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有21位校长掌舵。嘉兴一中有今日的辉煌,靠的是几代人的辛勤耕耘。
现今,以孙国虎校长为核心的学习型领导班子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精神,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发展,积极探索“多样化办学、多元化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所谓“多样化办学”,是指学校办学多样化,针对的是学校层面。当前,教育的一个大方向便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离不开学校培养模式的多样化,需要教育教学模式、课程建设与评价模式的多样性。所谓“多元化发展”,是指学生培养多元化,针对的是学生层面。“多元化发展”的宗旨是为了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让学生做到有选择、有个性地学习,真正实现学生共同基础上的差异发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孙校长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就是“注重基础,培养习惯,提高能力,自主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置多样化
在国家普通高中选修课程之外,努力加强课程建设,积极尝试学科拓展类、人类科技拓展类、综合实践类、社团活动类和国际教育类校本选修课程建设。其中,学科拓展类课程是在必修和选修IA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扩展和潜在能力的开发,着重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发展性学力,兼顾创造性学力培养的课程;人文科技拓展类课程是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的课程,包括职业生涯类课程;综合实践类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内容,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关爱社会、服务社会情怀,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的课程;社团活动类课程是以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为特征的学生主体性活动课程,它是学生发展自我、培养个性、激发创造力的教育平台,是为已有的必修课程、拓展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实践机会和补充功能的课程,是为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道德情操,培养艺术情趣,提高科学素养,锻炼强健体魄,充实课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课程;国际教育类课程是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要求,立足本土,放眼世界,使学生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课程。在此基础上,学校还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建立高校直通车,每年有30名左右的学生通过学校项目直接到国外一流高校就读。
育人方式多样化
一是积极改革教育方式与方法。倡导课堂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实施启发式教学、探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自主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外,还积极采取科研引领的办法,先后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三自一导”教学方式研究》等全校主导性课题,引导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根据学生不同潜质、兴趣分班。每年将学有余力,有文理特长和兴趣的同学编成文理创新实验班,在国家规定课程以外实行走班上课,每周有两个半天按数、理、化、生等特长班级上课,使学生拓展了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发展了自己的特长。每年都有学生在全国学科奥赛中获奖,保送到北大、清华,在复旦大学等高校自主招生中获得优异成绩。
三是开设嘉中人文讲堂。充分发挥和高校及校友紧密联系的优势,定期邀请院士、专家来校作科技人文讲座,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科技素养,为学生的的多样化发展创造条件。
四是广泛开展优秀学生导学制度和名优教师送服务活动。每个年级的优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针对感兴趣的学科和爱好的学科,每周和导师商定一个时间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这种个性化的辅导,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多元化发展的明显成效
近年来,学校坚持“继承传统、开拓创新、面向未来,把嘉兴一中办成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多样性的省一级示范特色高中”的办学目标和“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身心素质、多元的个性特长、初步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和放眼国际的视野”的培养目标,取得了教育教学的良好效果。
首先是逐步建成一支基础厚、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我们运用倡导积淀、促进对话、课堂修炼、督促反思等策略,摸索推进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的可行路径,逐步建成一支专业功底深、教学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其次是培养了一大批个性突出的特长学生。教师的成长最终将体现为学生的全面提高和个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