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导向

实践导向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也是一所学校工作的中心。校长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质量立校,质量兴校”为办学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教学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一,学校要规范办学,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优良环境。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坚决杜绝给学生乱订、滥发或指定学生购买教辅资料的现象。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要保证学生的睡眠和午休时间。积极开展文艺、体育、科技活动。

第二,要把握教育规律,优化课堂教学,探究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课堂要质量的目标真正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切实加强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科学管理。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有效提高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抓好校本培训,夯实校本教研,推进教育创新。倡导鼓励教师大胆尝试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建快乐高效课堂,采用兴趣引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而高效的学习环境。

第三,要认真做好质量分析,研究科学的评价机制。切实做到“抓两头、带中间”,实施分层教学,注重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成绩全面提高。

第四,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单指提高课堂效率和提升学生成绩,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小学生,正处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期,不能只照顾学生的成绩而忽略学生的健康成长。要进一步加大开展各种兴趣小组、第二课堂的力度,如成立书画小组、科技小组、体育小组、艺术团等,定期开展各种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