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案例
新世纪以来,和许多“老校”一样,涿鹿中学进入高原期。要实现新一轮发展,该从何处寻找发展的动力,这是摆在所有学校面前的难题。2008年,涿鹿中学新一届领导班子经审慎研究决定:秉承“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
1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N].中国教育报,2013-10-14(12版).办学理念,探索以生命成长为旨归的“绿色教育”,构建和谐统一的生态绿色育人系统。
何谓“绿色教育”?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教育家杨叔子指出:“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而成的绿色教育。”“绿色教育”还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色教育,旨在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人。
基于对“绿色教育”的殷切呼唤,涿鹿中学怀着新的梦想再次起飞!
绿色课堂
对“绿色教育”的追寻首先从“绿色课堂”开始。早在2008年前,涿鹿中学就陷入了发展的瓶颈。2009年,彭广森带领一批教师先后去了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等20多所全国课改名校学习经验。课堂活跃高效、没有加班加点、高考成绩斐然,眼前的一切不禁让他心潮澎湃。取经归来,学校当即决定:以昌乐二中为样板,结合本校的实际,分阶段推行高效课堂。
2011年,高效、和谐、可持续、充满活力的“三环五步绿色课堂”教学模式在涿鹿中学诞生了!“三环”是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五步”即明确目标→自主研学→合作释疑→展示提升→效果反馈五个步骤。“三环五步绿色课堂”教学模式环环相扣,结构完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激情,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其“绿色”本质体现在四个“起来”:老师“笑”起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动”起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快乐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效果“好”起来,课堂效率和学习成绩大幅提高。
绿色管理
“绿色教育”不仅落实在课堂上,也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角落。为了保证“绿色课堂”的顺利推行,涿鹿中学的“绿色管理”改革也随之启动。“绿色管理”是一种科学、民主、人文的管理,是保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为此,学校建立了民主管理体制,使教师逐步达到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状态。
彭广森认为,真正的改革必须是触动“人”的改革。为此,涿鹿中学坚持“任人唯贤、公平公正、民主公开”的原则,实施了两项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领导干部任期制。校长三年一任,副校长两年一竞聘,中层干部一年一竞聘,民主推荐、公开竞聘,使一批想干事、肯干事的年轻人竞争上岗,给学校管理带来了朝气和活力。青年教师张书红一直从事级部干事,做事认真踏实,在民主竞聘中走上了教务处副主任的岗位。
二是教师层级双向聘任制。层级指从高层次逐级向下聘用,学校先聘任级部主任,级部主任再聘任教师,教师也可以自己填写任职意向。自2008年实行该制度以来,已有近10名教师因为不适合高中教学而被调离学校。在涿鹿这个小小的县城,将教师从涿鹿中学调到下面的单位,也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但彭广森却十分坚决。他说:“改革必须有进有出,才能让学校变成一潭活水。”
除了人事制度改革,涿鹿中学还创造性地实施了AB双级部平行式管理模式。学校本着“打造团队、捆绑考核、鼓励竞争”的考评原则,在每个年级通过竞聘产生A、B两名主任,再将每个年级的师生平行分为A、B两个均衡的级部。A、B级部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在竞争中互相提高,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绿色德育
从2011年起,学校开展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力、自主生活力、自主学习力的“三力”建设。“三力”建设有两大育人目标。一是生活即教育。通过加强民主管理,实现班级自治,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二是学习即成长。通过提高自主学习力,让学生主动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如今,“三力”建设已成为课改背后的有力支撑:自主管理以班级自治为核心、以学生会和班联会为辅助、以小组管理与评价为基础,把管理权和评价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体。学生自主制定班名、班规、班级目标、班级精神等班级文化及管理制度,实现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校学生会规模空前,下设级部班联会,每天对各班纪律、卫生等进行打分和公示。自主生活通过餐厅自主管理团队、值日厅长制度、值日舍长制度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自主学习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实行阳光晋级制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力。
过去,彭广森有这样一个体会:“学校的发展永远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些年,他终于找到了从理想通往现实的一座桥梁——“绿色教育”,现实也由此变得丰盈起来。“绿色教育”的落地生根,真正让教育回归本质,让绿色充满校园与课堂,也让涿鹿中学成为河北地区一所希望之校。展望未来,涿鹿中学将继续守望“绿色教育”,把校园变成生命的绿洲,用绿色渲染未来的教育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