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阐述

理论阐述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实施要求(一)指出:“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学校的正、副校长。幼儿园园长、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另行制定。鉴于全国不同地区的差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依据本标准制定符合本地区实情的实施意见。本标准可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一言以蔽之,就是办校要因地制宜。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作为一所学校,办好是目的,一所好的学校则必定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而创造办学特色要从实际出发,因校因地制宜。“心有凌云志,胸有大丘壑。”一个富有智慧的管理者,总是善于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以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建立新的观念。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观念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之中,管理者要树立创新的观念,必须依靠科学的思维方法。没有一个科学的思维方法,就不可能创新,反而可能达到其愿望的反面。因此,校长要进行管理观念的创新,就必须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一定要高瞻远瞩,有一个宽阔的胸怀,从总体和长远的角度去思考学校的工作、规划学校的未来。常思亮在《学校管理概论》中指出:“学校管理原理是对学校管理活动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表述,也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它具有以下特点:(1)规律性,它是学校管理规律的正确反映;(2)概括性,它是学校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3)普遍性,它是对学校各种具体管理对象共性的普遍反映;(4)指导性,它对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5)稳定性,它不像管理方法那样具有多样性、可变性和选择性。学校管理原理统领着学校管理过程的运行,制约学校管理职能的发挥,影响学校管理方法及管理手段的选用。”学校管理是一般管理的特殊部分,合理地组织好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好学校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它应该具有明确的管理目标、严密的组织措施、科学的管理方法。作为校长,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管理职能。要有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自我看自我的大气。对于学校的发展,校长首先要研究学校的过去和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在区域中的位置、发展前景,尤其是学校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困难、已有的优势,任何学校的发展都必须建立在学校自身的基础之上。“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个好校长正如一军之帅,他的眼光和素质往往决定了这所学校的未来。校长要有与时俱进,敢于超前、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独到意识,要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全局的能力。作为校长,总体的办学思路必须清楚明晰,要做到科学规划,远景发展和近期目标相辅相成,长计划、短安排相得益彰。有无科学的前瞻性,也最能体现校长有无独到的办学思想和战略家的气魄。创造办学特色的主要目的是打破“千校一面”的格局,形成“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办学风格。走自己的发展之路,为打造成为一所具有自身特色的名校而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