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阐述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指出,校长要以“能力为重”,“将教育管理理论与学校管理实践相结合,突出学校管理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校长的能力就是校长成功完成工作任务和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校长作为学校行政教育管理的总负责人,其管理能力对于一所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校长管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要将教育管理理论与学校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走创新管理之路,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所谓学校管理创新,就是指:“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对学校管理进行创造性的变革,也就是指学校领导者在创新理念指导下,创造性地采用新的措施手段,对管理要素进行扩展更新和优化组合,以形成新的管理格局,产生新的管理效果,从而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的活动。这种活动的中心内容是在新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对管理要素即办学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变革;拓宽资源的来源,提升资源的品质,优化资源的组合。”[18]更新学校管理观念,积极推进教育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提出的要求,也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对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提出的要求。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传统的学校管理过于集中统一、强调权威,以外在的、单向的管理为主,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制约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其实,创新也是一所学校不断发展的动力。校长应努力克服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对学校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引领学校发展。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只有走上创新之路,才能保证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因而学校管理创新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
学校管理创新是当今每一位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必须面临的课题,它的实现能够推动广大义务教育学校的发展和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特别是教育管理理论方面的知识,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并运用到学校管理实践中,成为学校管理创新的倡导者和勇敢的实践者。同时,校长也要结合本校实际,以期形成别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促使校长从传统的管理决策者转变成为学校管理的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