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阐述

理论阐述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应“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国内外学校管理的变化趋势”。

老子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高尔基曾说:“一切伟大的事业,或者说一切大事,都是由小事组成的。”这就启示我们:要把事业做成功,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将小事做细、细事做精。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个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8]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就是要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它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登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对家长投诉一般应在8小时内处置完毕。精细化管理要求层层完善、系统健康,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在日常管理中,它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精细化管理在教育中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看似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学校不同于企业,校长在实施精细化管理时,必须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学校管理的精细化可以理解为用精心的态度实施细致的管理过程,以获取精品的结果。[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