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阐述

理论阐述

所谓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终身教育”一词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正式提出。1994年,“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在罗马隆重举行。从此终身学习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形成共识。

终身学习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终身学习必须具有学习化社会的前提,也就是社会必须为人们的终身学习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第二,这种学习不能是一种终极性的学习方式,而应该是一种终身性的学习方式,是持续一生的学习方式;第三,终身学习还必须要求打破某一种教育机构垄断教育的局面,必须实现社会处处是教育、社会无处无教育的学习化情景。[26]终身学习是在综合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强调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不是走出学校就结束,而是个人在一生中对学习永无止境的追求。

21世纪是终身学习的时代。学校是知识和学习的殿堂,在它为我们提供知识和学习的同时,作为一校之首的校长首先要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成为知识和学习的践行者和促进者,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型领导者。从校长的职业发展来看,校长的学习不仅是吸收知识本身,还有更深层的意义。

校长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那种凭“老本”干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校长必须通过持续性、多元化的学习来适应社会变迁。落后于时代的校长是最不合格的校长,因为教育本身就具有前瞻性,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

校长需要不断学习,才能了解和掌握最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学校管理知识。校长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在学校管理中得心应手,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校长不断学习,才能为反思自己的管理行为提供基础。只有学习,才能有把握地根据自己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反思自己学校管理行为,改进学校的管理方法。

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引领者,其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未来发展,这已经成为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共识。面对21世纪学习革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首先要树立起时代需要的理念,调整自己的学习重心,努力成为教师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终身学习的领路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既是对校长个人的素养要求,也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迫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