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阐述

理论阐述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明确指出:“不断提高与完善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和调试外部环境等方面的能力。”这六项专业职责背后有着深刻的导向。“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体现了校长对学校的价值领导,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也为学校的特色发展留下了空间,是校长专业职责的灵魂。“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体现了校长对学校的教学领导,这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体现了校长对学校的组织领导,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管理保障。[20]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作为学校履行领导和管理职责的专业人员,这六项职责都是一个专业校长必须履行的。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和决策地位,校长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现代教育呼唤现代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提高专业素养与能力。要做一名好校长,首先要做好校长的六项基本专业职责。

规划学校发展,就是一所学校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计划的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对学校长远发展的整体构想与目标定位,以放眼未来的视野、改革的思路,策划学校发展的理论模式和实践蓝图。校长规划学校发展的基础是履行教育使命职责,目标是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重心是彰显学校特色,核心是打造学校文化,关键是落实行动、反馈调整。学校是传播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文化,是树立学校品牌形象、提升现代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所在。课程和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两个重要方面。校长对学校的领导主要是教学领导。因此,校长要提高课程教学领导能力,指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实行课程教学改革。同时,还要组织教师发挥优势,大力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引领教师成长是校长工作的第一要务。校长作为师者之师,一定要明确从哪些方面、哪些范围去引领教师成长。加强学校管理是提高办学效益,保障学校高校、有序运转的有效手段。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优化内部管理,转变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促进管理规范化、人性化,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外部环境是学校发展的制约力量,更是学校发展的促进力量。校长在引信学校获得良好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校长要从教育行政机关、家长、校友、社区、新闻媒体和教育科研机构等方面,处理好学校及其领导与各方形成良好的公共关系,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