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案例
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5]
——校长的主要价值取向
2007年7月20日,上级宣布张刚担任射中校长。面对射中过去的辉煌和老百姓的期望,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在研读射中发展史时,他深刻领悟了射中学校文化发展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承学校文化,坚持内涵发展”的工作思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学校品位。
(一)关于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
首先,树立师生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用核心价值观凝聚全校师生。学校的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在全校师生的“精、气、神”上。
经过历届师生的积淀,射洪中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精神文化体系,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治校方略、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等。
抓好办学思想的内化。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就是把先进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大家认同的学校工作目标。
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射洪中学“德才厚重,博贯兼容”的办学思想。把“德”放在第一位,回答了古往今来任何学校都必须思考的“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样一来,办学思想就可以内化为教职工的教学行为。构建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就是要把先进的办学思想和理念转化为教师的共同追求,内化为我们日常工作中的高品质的教育行为,并由此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氛围,构建一种蕴涵着正气、大气、灵气、秀气的学校文化特征,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
(二)关于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的更重要的方面是努力建设激励人、发展人的学校管理文化。现代管理的真谛在于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在呼唤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时代,学校管理更应当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射洪中学青年教师很多,以“80”后为主体,来自全省各地,他们关系到射中的未来。对此,我们提出了对青年教师“三真一严”的要求,即真心关爱、真情交流、真诚引导及严格要求。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提出“心有多高,学校为你搭建的舞台就有多高”的口号。同时,为他们的事业和生活提供关心。支持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克服“青蓝工程”中的形式主义,重奖在培养青年教师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指导教师。目前,我校师生已形成一种共识:一所真正的好学校,一所好学校的名声,不是靠金钱买来的,不是靠“炒作”捧出来的,也不是靠过去的历史送给你的,它是全体师生员工在继承、创新中的学校文化的熏陶影响下,用心灵浇灌出来的。
(三)关于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
学校物质文化包括学校建筑、校园建设等方面,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美丽的巨人也在无声地彰显着学校的办学思想。整齐洁净、清新明丽的学校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师生美的情操,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美化校园时,尽可能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条路说话、让每一栋楼说话。
首先,加强图书馆建设。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校里什么都很充裕,倘若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为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的书籍,那就还不算学校。”学校在加大对图书的购置力度的同时,还动员海内外校友捐赠图书(我们为捐赠1000册以上的捐赠者设立专柜,仅校庆期间就增加了10多个专柜),并建立了教师书屋。
其次,开展校园绿化活动。鉴于新校园面积很大,我们提出了建设森林学校的绿化理念,让大树“走”进校园。160周年校庆,我校开展了“我为母校植棵树”活动。各届校友捐赠的树,讲述着不同时代射中学子心中的射中历史,凝聚着历代射中学子对母校的丝丝情意,铭刻着学校坚实稳重的步伐,每一棵树都是射中学校文化的活化石。
第三,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楼名、路名、广场名的征集活动。活动中,全校师生踊跃参加,我们收到优秀方案100多条。在这些方案中,不乏诸如“弘远路、兴德楼、智水湖”等富有教育意义的楼名路名。征集活动结束后,我们把师生们的经典之作再辅之以励志语言,制作成精美的标牌。
如今,走进射中,看到形式多样的标牌,你会感到160年的历史在这南北纵横、东西通达的条条道路上延续,一代代射中人创造的文化的精髓在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上呈现。
(选自:http://www.scshjy.com/ztzl/xzlt/201003/20100326095352_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