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导向

实践导向

在当前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创建学习型校园已成为未来学校发展的趋势。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作为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者和引领者,其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学校的未来和发展。这已经成为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共识。那么,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创建学习型校园呢?

第一,对学校的总体发展进行定位和设计。没有定位的学校,其发展目标就不明确。校长作为义务教育学校的引领者,首先要对学校在未来的发展做一个规划,对学校的总体发展进行定位和设计。这就要求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用一双慧眼去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与时俱进,找准学校发展的方向。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建立共同愿景。建立共同愿景即形成组织成员普遍认同的目标、价值与信念。学校的共同愿景则是全体教职工一种共同的愿望、理想和目标。它能创造巨大的凝聚力,为广大教师的学习聚焦、提供能量,使之形成不断超越向前的力量。只有当教师们致力于实现共同的愿景时,才会产生自觉的创造性的学习。因此,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必须把建立共同愿景当成日常工作的中心要素,这是一件持续进行、永无止境的工作。在建设学习型学校的过程中,校长也应经常与教师沟通愿景规划,即学校的发展方向、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计划要做哪些事等。

第三,打造优良团队。建设学习型学校强调全校教职工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以此形成学校整体意义上的竞争力。要建设学习型学校,就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打造优良团队是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关键。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作为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带头人,必须担负起相应的责任,树立新的教师观,鼓励教师们为争做专家型教师而努力。打造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校长首先应从自己做起,继而引导教师团队学习。校长还要为教师团队学习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交流活动,真正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第四,改善心智模式。所谓心智模式,是指人们的长期记忆中隐含着的关于世界的心灵地图,是人们的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反映。它影响着人们认识世界和履行世界的意愿与方式。要创建学习型学校,教师们就要学会在团队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想法的同时接纳他人的意见。只有这样,整个团队才能形成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心智模式的修炼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把“镜子转向自己”,学会自我审视,而不要责备他人;善于倾听他人对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他人的沟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第五,鼓励自我超越。鼓励教师自我超越需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源于教师的交流和参与。对此,校长要积极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机会,鼓励教师继续进修,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组织团队内各种形式的讨论交流,营造浓郁的学习气氛,通过不断的学习,使教师们实现自我超越。具体而言,校长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引导教师确立个人愿景、改善心智模式、优化学校人才结构、做自我超越的表率。

第六,改革评价体系。传统的教师评价体系已经与建设学习型学校的要求相违背了,校长如何科学地做好教师评价工作,以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和成长,对教师团队学习十分重要。因此,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要改变以前单一的评价方式,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多样化和客观全面化,注重对教师的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

建设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校园,是一项持久、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提炼。作为义务学校校长,必须加强学习型校园的建设,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拓展学校的发展空间,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注释】

[1]马文奎.关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几点认识[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1):1.

[2]李树华.办一流学校创一流业绩,首批省示范性高中[N].河南日报,2007-01-29(3版).有删改.

[3]赵国忠.如何创建特色学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96-97.

[4]蒋亦丰.24年书写海岛教育传奇[N].中国教育报,2012-11-29(12版).

[5]柳建营,孙赤光,王海英.职业道德教程[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55.

[6]徐凌云.名师名校长培养叙事[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187-191.

[7]黄宏才.“以人为本”与校长专业化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

[8]曹增海.丰富育人模式,让学生快乐成长[OL].新华网.[2013-10-29].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10/29/c_125618730.htm.

[9]刘莎.促进内涵发展[J].西部科教论坛,2009(5).

[10]沈阳市岸英小学特色办学纪实[N].中国教育报,2013-10-16(11版).

[11]李镇西.让孩子现在就幸福[J].河南教育,2011(1).

[12]梅景.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13]自贡汇东实验学校.阳光校园: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教育[N].华西都市报,2013-11-19(14版).

[14]王铁军,周在人.给校长的建议——101[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5]以人的发展推进学校的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3-07-03(12版).

[16]冯喜明.校长如何引领学校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2(增).

[17]雷蒙德·A.诺伊,约翰·霍伦拜克,拜雷·格哈特.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8]肖川.办好学校的策略(第一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19]毛占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建高品位示范高中[N].中国教育报,2013-10-11(4版).

[20]王庆环.“中小学校长”怎样才算专业[J].基础教育论坛,2013(2).

[21]文化引领,特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2-11-30(4版).

[22]赵国忠.如何创建特色学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96.

[23]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校长[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71-172.

[24]郑晓云.反思:青年校长成长的阶梯[J].基础教育课程,2006(3).

[25]陈思华.怎样做一名反思型校长[J].校长阅刊,2005(11).

[26]金维明,陈建华.学习型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3.

[27]王俊莉.书香校园,学生和教师的精神家园[N].中国教育报,2013-10-28(9版).

[28]徐凌云.名师名校长培养叙事[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223-224.

[29]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一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583.

[30]搭乘数字化翅膀,建设现代化校园[N].中国教育报,2013-07-03(6版).

[31]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新型校长[N].中国教师报,2005-08-24(C02版).

[32]金维明,陈建华.学习型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8.

[33]张洋.让读书成为习惯[OL].东北网-教育频道.[2010-04-24].ttp://edu.dbw.cn/system/2011/05/04/0531451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