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阐述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也显著提高,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已在我国形成广泛共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呼唤学校管理变革。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决策者,应将发展视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摒弃一切不利于学校发展的传统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敢于接受新事物,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理念治校。只有这样,学校才会充满活力,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所谓教育理念,是指对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的真知灼见,是教育者对“教育应然状态”的正确判断和追求。先进的教育理念应该是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校长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需要。当前有几种教育理念备受关注,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等。首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是永恒的主体理念,因为“人始终是决定因素”。现代教育强调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开发人自身的发展潜力,从而提高人未来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其次,发展性教育理念。这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相契合。现代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的,它更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这也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要本着“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观念,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个性的发展。一位成熟的校长一定是努力践行先进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校长,这样才能不断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理念”即理性的概念。所谓管理理念,即管理在理性方面的概念。“管理理念”的提升就是对管理的进一步认识,即对管理的重新定义。学校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把一所学校管理好,作为一校之首的校长要敢于冲破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当然,管理学校光靠校长一人之力是不行的,校长必须充分发扬民主,鼓励教职工、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校长管理理念应从传统的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以知识为本的管理理念转变,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实施科学民主管理,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所以,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要不断学习,关注国内外最新教育研究成果,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适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让学校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