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阐述

理论阐述

俗语云:“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简单的一句话就体现出校长对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指出:“校长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带头人,担负着引领学校和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重任。”那么,我们怎样理解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及其扮演的角色呢?

校长是学校改革发展的设计师。当前,我国正处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学校的改革发展不是静态的、中断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要想实现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组织者的校长就必须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例如,学校总体发展的远期、中期、近期发展目标,学校的硬件、软件设施建设等,这些都需要校长依靠全体教职工及学生的力量,群策群力地做出合乎时宜的正确决定,而不能主观臆断。因此,校长要具有非凡的魄力和过人的气度,切实规划好学校发展的蓝图。

校长是教学的指挥者,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育教学是学校之所以成为学校的价值所在,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要提高办学质量,必须狠抓教学质量。校长要关注课堂教学,走进课堂听课,每次听课都要及时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引领教师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要为教师搭建科研平台,鼓励开展课题研究,重构学校课程体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储备力量。

校长是教师成长的领航人。教师是学校之本,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校长的第一要务。首先,要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校长作为师者之师,有责任、有义务为促进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做好校本研究。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研究中工作、在反思中成长。其次,加强师德建设。校长作为师者之师,不仅是为人师表,更是为师师表,是各种师德规范的榜样和模范。这体现在校长要身正为范、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为全校教职工树立榜样。

校长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它不能移植、不能复制,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量身打造。校长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人物:“校长的理想、价值观、一言一行等都会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因此,校长要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学校文化逐步积淀下来,成为一种教育的影响力,一种孕育着巨大潜能的教育资源。”[14]

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要扮演好各种角色,引领学校和教师的长足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