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导向

实践导向

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要使所管理的学校取得长足发展,要使自己成为成功校长,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成为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专家。

第一,深入学习《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将本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

第二,充分认识自我,坚定人生理想。理想激发人的热情,人在热情状态下能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同理,校长在直面他们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困难时,也是靠逐步确立起来的人生理想,激发克服困难的热情。

第三,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要立足自身寻找成长发展规律,根据事业发展的基本需求,根据岗位角色的特殊要求,做好打牢成长发展基础的工作,实现成长发展目标。

第四,大胆开展学校管理实践,不断创新。主动寻找本校发展过程中和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不足,通过不断克服存在的不足,使自己所管理的学校真正在同行中确立起良好的形象。在寻找和消除差距中,往往又是从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做起的。比如,有的人会重新审视存在的弊端,使办学目标更趋向于多样化、个性化和特色化。因此,必须增强敏感型,积极寻找加快发展对策,才会摆脱生存发展的危机。

第五,积极进行自我评价,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意识。教育科研既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和支撑,又是广大校长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学校教育不仅要求校长具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品格,而且要求校长具有教育科研的知识素养、意识、胆量和能力,以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各种科学方法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不断地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作为校长,要具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意识,具有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并取得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真正使教育科研成为学校教育过程的科学基础,成为学校管理的科学基础。

第六,主动参加校长培训和自主研修,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努力成为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专家。校长的专业发展,一方面离不开外部的推动,另一方面也需要校长不断地进行知识学习和理论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校长必须自觉做到专业化,更重要的,就是校长要在学校管理的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知识、扩展新理论与时俱进,提高学校管理所必备的知识理论。同时,学校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活动,还必须依靠校长在学校管理的实践中运用所掌握的理论,指导自己不断地进行反思、系统地进行总结,进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