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案例
更立时代潮头 再铸杏坛辉煌[1]
回眸历史,激情燃烧。成都八中从1942年建校至今,走过了艰难初创、新生壮大、逆境坚守、改革创优四个时期,其势波澜壮阔,百转千回……一代代八中人承“器识为先,真理是尚”之传统,载“德能双馨,学风浓郁”之内蕴,弘“发展自我,报国为民”之宏志,扬“育人为本,追求卓越”之风范,开创了“区域引领,质量一流”之先河。
科学管理:育人为本,追求卓越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管理不断地提升。如何整体推进,加快步伐,使成都八中这所具有朴实、厚重、宁静、悠久内涵的学校再上新台阶,就成了学校再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明确提出了努力提升学校整体文化素养,使学校管理向文化管理、科学管理过渡,建立以人为本、民主开放、追求卓越的管理体系的工作目标。
“以人为本,服务大众”是学校管理的灵魂。学校坚持并完善了“人性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即用内在的思想来管理人、用民主集中和有效的奖罚机制来激励人、用广开贤路和进修学习来发展人、用人文关怀来教育人和感化人。
“民主开放,追求卓越”是学校管理的风范。今天的成都八中,正以更开放的视野建设学校,以更宽广的胸怀倾听各方谏言,以更坚实的工作去一步步实现创一流名校的卓越愿景。
“品质提升,高位求进”是学校管理的主线。面对当前成都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学校顺势而为,做出了三个方面的调整、充实与改变,即初中做优、高中做精、教师做强。为此,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三条清晰的路线,并以此作为发展评价的主要标准,即质量生命线、校风风景线、安全警戒线。
“系统精细,创新育人”是学校管理的亮点。以“包容”、“合作”、“和谐”、“共进”的人际关系、温馨宁静的育人氛围,推进学校文化的建立。
课程体系:枝繁叶茂,放眼天下
随着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日趋强烈,成都八中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样化课程体系。
制定目标,方向引领。八中多样化课程的目标要求是:必修课程在常态化中求扎实;选修课程在规范化中求创新;校本课程在特色化中求趣味;综合实践课程在活动中求成效。
积累完善,规划先行。学校要求一线教师全员开设选修课程或参与兴趣小组和活动社团指导,着重从德育立人、人文修养、学科拓展、实验探究、科学技术、体艺特长等几个领域开发多样课程,开展多样化课程大展示活动(课程超市)。
成都八中还将陆续开设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富于时代气息,具有国际视野的课程:培养学生生活技能的“家务我来做”;培养学生技工技能的“我是工程师”;展现八中抱负理想的“卓尔讲坛”;荟萃八中历年教学精华的《春华秋实》;指导青年教师带领学生不懈追求的“青春物语”;反映与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世界各国和地区进行国际交流的“国际理解课程”……
队伍建设:价值引领,发展自我
“厚德载道,德能双馨”是全体八中人发展自我的基本内涵。学校培育教师注重价值观的引领:在喧嚣中坚守真爱,珍爱自己选择的神圣职业;在浮世中找寻幸福,找寻心中的那份职业幸福;在行进中坚守情操,认定目标,恪尽职责,走好自己的道路;在磨砺中促进发展,倾心用情,疏浚源泉,加快成长。
成都八中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及人文化的管理模式,铸就了一支学术上有造诣、专业上有建树、教学上有特色、人格上有魅力、口碑上有影响的名优特星教师队伍,引领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一批青年教师正健康茁壮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文环境:超越喧嚣,悠然自适
成都八中位于蓉城北门素有“金绳牵驷马”之称的绳溪河畔,超越了繁华的车水马龙梁家巷地段的喧嚣,校园内绿树环绕,花香怡人,鸟鸣绿翠,满载宁静朴实的古杏林书院之风。为了营造更加幽雅舒适的书香校园,学校将“时时有绿、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处处有景”作为文化校园的主题,在校园里呈现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一层一主题,一园一芬芳,一区一品格,整体有特色”,成都八中将环境的浸润与文化的渗透交相辉映,润物无声。
成都八中以学风建设和人文环境的培育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造活动,营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良好氛围。
岁月如歌,弦歌相继,八中七十载春秋砥砺前行与时俱进;春晖桃李,滋兰树蕙,华诞七十个年轮薪火相传厚泽绵长。先辈引导着今人,历史昭示着未来。成都八中发展自我七十年,报国为民七十载,一路跋涉,肩扛兴国使命,心铭为民之责。一路收获,欢庆国荣校兴,喜看师生携行;一路播撒,更立时代潮头,再塑杏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