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导向

实践导向

一、以理念为先导,提升教师家长的认识

培养合格的人才,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期许。共同的目标就应该把家庭和学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家庭和学校应该有共同的理念,对学生的培养达成共识。这就需要双方加强沟通,密切联系,融洽相处,为学生的发展多想办法、多出对策。比如,举办家长学校,定期给家长授课。让家长和学校都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就可以少走弯路,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的素养,为学生奠定人生的基础。

二、以活动为载体,精心设计家校合作活动

有了共同的认识,就要落实到行动中去。家校联系在幼儿园做得比较好,经常有很多年轻的父母到幼儿园和宝宝们一起参加比赛,增进对子女的了解,共同完成某项活动,既了解了自己的子女,又完成了亲子活动,让孩子得到家庭的温暖。如果教师、家长和学生一起完成某项活动,一定会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世界是那样明媚。有父母和老师的鼓励,对于一个学生来讲,就是莫大的鼓舞。在家长和老师的和谐合力下,学生就更容易明辨是非,矫枉过正,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

三、以发展为标准,衡量家校的合作水平

家庭和学校共同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是家庭和学校要密切关注的。发展快速、发展全面,说明方法恰当,就继续进行。发展缓慢、发展偏离,说明方法不当,就说明教育方法存在问题,就需要家庭和学校的沟通、观察、纠正。现在,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就是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的意见在学校层面得到很好的落实。让学生在和谐的家校氛围中顺利成长,让学生在爱的大家庭里全面发展。